產(chǎn)品名稱 |
甜油甘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邊緣略背卷;側(cè)脈每邊4-7條;葉柄長0.3-0.7毫米;托葉三角形,長0.8-1.5毫米,褐紅色,邊緣有睫毛?;ㄆ?-6月,果期7-9月。
分布于菲律賓、馬來西亞、南美、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qū)。
長1.2-2.5毫米,寬0.5-1毫米,鈍或圓,邊緣全緣或有淺齒;雄蕊3,花絲合生成長0.3-0.7毫米的柱,花藥直立,長圓形,長0.5-0.9毫米,具短尖頭。
藥室平行,縱裂;花粉近球形,直徑17.5-19微米,具4-6孔溝,內(nèi)孔多長橢圓形;花盤腺體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長約0.5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匙形,長1.6-2.5毫米,寬0.7-1.3毫米。
余甘子生長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極喜光,耐干熱瘠薄環(huán)境[1]。性喜溫暖干熱氣候,能耐干旱和瘠薄的土壤。
為陽性樹種,不耐蔭蔽。適生土壤為頁巖、花崗巖分化的酸性至強(qiáng)酸性土,不宜于鈣質(zhì)土。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yán),在肥沃的山地,可長成大材,在瘠薄干旱、地表土層沖刷的裸露山坡、石礫地,粘重土壤地,也都能生長。
普寧市廣太新綠茵花木場 6年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