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楸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從事楸樹栽培的生產(chǎn)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jīng)驗。因為楸樹多花而不實,所以《齊民要術(shù)》中說:“楸既無子,可與大樹四面,掘坑取栽之。方兩步一根。”明《農(nóng)政全書》論述埋根繁殖楸樹的方法:“春月斷其根、莖于土,遂能發(fā)條,取以分種。”清《三農(nóng)記》記述種楸之法:“實熟收種熟土中,成條,移栽易生?!痹摃€記載分植楸樹之法:“于樹下,取傍生者植之。”可見,古時候人們就已經(jīng)掌握了培育楸樹的多種方法。楸樹的栽培歷史見證了中國勞動人民生產(chǎn)不斷進步的文化史。
喜光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冷,適生于年平均氣溫10-15度、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地區(qū)。根蘗和萌芽能力都很強。在深厚、濕潤、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和鈣質(zhì)土中生長迅速,在輕鹽堿土中也能正常生長,在干燥瘠薄的礫質(zhì)土和結(jié)構(gòu)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甚至呈小老樹的病態(tài)。對土壤水分很敏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濕,在積水低洼和地下水位過高(0.5米以下)的地方不能生長。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幼苗生長比較緩慢。
在15-30年生的健壯母樹上采種,當(dāng)果實由黃綠色變成灰褐色、微裂時,表明種子即已成熟,可剪下小果枝,摘下果實。采用春播3月,播前用30度溫水浸種4小時,撈出晾干,再用3-5倍種子的濕沙混合均勻,堆在屋內(nèi)進行催芽,定期灑水、翻動,使內(nèi)外溫度均勻一致。經(jīng)10天左右,有3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采用條播,行距20-25厘米,畝播種量1-2千克。播前灌足底水,播后覆蓋細土和細沙,厚度0.5厘米左右,以微埋沒種子為宜。后,床面用塑料布覆蓋遮蔭。待幼苗出齊后,撤除覆蓋物。以后加強肥水管理和松土除草等管護工作。
選取1年生苗干做種條,截成15-20厘米的插穗,每50根或100根插穗扎成一捆,豎立于露天沙坑中,一層插穗,一層濕沙,至坑口20厘米處蓋土,天冷時要加厚土層??又忻扛?米豎立一個草把,以便通氣。早春要勤檢查,防止地溫升高造成插穗霉?fàn)€。3-4月扦插,株行距20-30厘米,當(dāng)年苗高可達1-1.5米以上。
于晚秋和早春樹木末萌動時,采用梓樹播種苗作砧木,從楸樹優(yōu)良母株采健壯當(dāng)年生枝條的接芽,進行帶木質(zhì)部芽接法育苗。梓樹嫁接苗適應(yīng)性強、生長快,表現(xiàn)了很好的抗逆性,嫁接成活率高達85%至90%。一般整地季節(jié)分為春季和秋季,按整地方式又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主要病害有根瘤線蟲病,蟲害有楸螟、大青葉蟬。防治措施:根瘤線蟲病??蓪⒉∑陨罡?、灌水,把線蟲翻入深層土窒息而死。用80%二溴氯丙烷乳劑進行土壤消毒。圃地每隔30厘米開溝,溝深15-20厘米,畝用藥量1.5千克,加水300倍稀釋,澆在溝內(nèi),然后覆土耙平。楸螟。結(jié)合秋剪,從枝條基部剪去帶有蟲癭的枝條,集中燒毀。成蟲出現(xiàn)時噴灑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倍液,毒殺成蟲和初孵幼蟲。大青葉蟬。噴灑20%撲虱靈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3500倍液。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