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楓香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
楓香樹的育苗圃地以選擇在交通狀況良好、與水源距離近、土層深厚、土壤疏松、土質較肥沃、pH值為5.5~6.0的砂質壤土為佳。
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fā)芽早而整齊。皖南播種時間都選在春季3月10~20日之間(因楓香種子籽粒小,播種前可不進行處理)。
因楓香具有較強的耐火性和對有毒氣體的抗性,可用于廠礦區(qū)綠化。但因不耐修剪,大樹移植又較困難,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樹。
樹脂供藥用,能止痛,止血生?。桓?、葉及果實亦入藥,有除濕,通絡功效。路路通,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果序。味苦;性平。除濕;疏肝活絡;利水。
新造林要連續(xù)除草松土2~3年,在5~6月和9~10月撫育2次,第1年以除草為主,第2、第3年以擴穴為主,穴徑60cm,深度15cm。
在進行種子的采集時應選擇生長10年以上、無病蟲害發(fā)生、長勢健壯、樹干通直的優(yōu)勢樹作為采種母樹。楓香花4月上旬開花,10月下旬果實成熟。果穗球形,徑2.5~3.5厘米,由多數蒴果組成。
楓香樹(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產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樹脂供藥用,能止痛,止血生?。桓?、葉及果實亦入藥,有除濕,通絡功效。木材稍堅硬,可制家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
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體卵形,長約1厘米,略被微毛,鱗狀苞片敷有樹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澤。葉薄革質,闊卵形,掌狀3裂,中央裂片較長,先端尾狀漸尖;兩側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綠色,干后灰綠色,不發(fā)亮;下面有短柔毛,或變禿凈僅在脈腋間有毛;掌狀脈3-5條,在上下兩面均顯著,網脈明顯可見;邊緣有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葉柄長達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葉線形,游離,或略與葉柄連生,長1-1.4厘米,紅褐色,被毛,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