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葡萄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苗木放好后先填一半土,再將苗木稍微向上提一提,使苗木根系與填土密切結合,再填入另一半土后踏實。種好后澆一次透水,好澆清水糞,但濃度不能高,防止傷根。
苗木以淺栽為宜,特別是嫁接苗,要露砧5-10公分,防止接穗生根。要選擇晴天或陰天種植,雨天雨后土壤過份潮濕不宜種植。
設施葡萄一般在6月份采收。采后對植株的管理有兩種情況,一是保持原來的樹體結構不變,不修剪,仍用原來的主蔓,讓植株繼續(xù)生長。
肥水管理。在果實采收后應直接清理架面,及時追肥澆水。追肥以磷鉀肥為主,配以少量氮肥,以利于恢復樹勢,促進葉片同化作用及枝蔓成熟,加速樹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同時對根系的生長也有一定的作用。
并根據(jù)土壤墑情及時澆水,9月上旬再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3000~5000公斤雞糞或豬糞。對于缺硼的果園可隨基肥一起每畝施入2公斤硼砂。
樹上管理。果實采收后,樹上管理主要是注意保護好葉片,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嚴防新梢徒長,促進枝條成熟。對新梢及副梢要進行多次摘心。
葡萄苗通常采用嫁接法繁殖,把優(yōu)良品種嫁接在優(yōu)良砧木上,砧木的繁殖可以采用播種、扦插、分株和組培等方法。嫁接后適應性更廣、抗逆性更強、長勢更壯、產(chǎn)量更高、品質更好。生產(chǎn)上有很多優(yōu)良品種,近年來農業(yè)蔡英明研發(fā)的小龍干技術的品種廣為流行。葡萄主要有兩種整枝方式,即扇形整枝和龍干形整枝。這兩種整枝方式不論怎么改進,永遠改不掉三大缺點:一是剪掉了好的花芽;二是葉少浪費陽光;三是連續(xù)冒杈連續(xù)抹杈。這三大缺點導致投產(chǎn)慢、產(chǎn)量低、質量差、難管理、結果部位上移、樹勢迅速衰退。
新技術葡萄小龍干技術,又名蔓性果樹一邊倒技術,或雙枝更新技術。分為高架小龍干和矮架小龍干兩種,高架小龍干更簡單。畝栽480-529株,2個主蔓,超長修剪,所有主蔓都向北倒,2個主蔓前段共發(fā)10個結果枝,2個主蔓基部共發(fā)2個預備枝,雙架面,高架面。栽植一年后畝產(chǎn)極易超過10000斤,遠超其他技術2倍以上,大穗大粒,質優(yōu)色美,結果部位上移,一人能夠管理10畝。因其速產(chǎn)、高產(chǎn)、至簡至易、省工省錢,而得以迅速推廣,現(xiàn)已成為換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