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銀杏樹,銀杏大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白果營養(yǎng)豐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還原糖1.1%,核蛋白0.26%,礦物質(zhì)3%,粗纖維1.2%,以及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多種氨基酸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銀杏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入肺、腎經(jīng);明代《本草綱目》中記載,銀杏“熟食溫肺,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
銀杏葉提取物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高脂血癥有明顯的效果,明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頭暈、胸悶、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
白果含有小毒物質(zhì):氫氰酸、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時應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
銀杏(學名:Ginkgobiloba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外種皮肉質(zhì),被白粉,熟時黃色或橙黃色。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曾是僅遺存于我國的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銀杏樹的果實和葉子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銀杏樹屬于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一年生的長枝淡褐黃色,二年生以上變?yōu)榛疑⒂屑毧v裂紋;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長出長枝;冬芽黃褐色,常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