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花椒樹苗,無刺花椒苗,獅子頭花椒苗,2年花椒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加強栽后管理
苗木栽植后,有條件的好覆蓋地膜。地膜可以保墑防寒,提高地溫,加快根系愈合速度,延長根系生長時間。如果不覆蓋地膜,在苗干上包草或苗木基部培土,進行保濕防寒。
入冬前要對苗木進行定干,剪去苗木上部不充實的部分,一般定干高度為20厘米。剪口處涂抹鉛油,防止水分蒸發(fā)而抽干。翌年春季,清明后扒開土堆或揭開地膜,澆1次催芽水,澆水后要及時中耕松土和覆膜,以利于保墑和提高地溫,促進苗木發(fā)芽成活。
無刺花椒種植比傳統(tǒng)花椒利潤高的原因,就是它的成本降低了,根本原因是人工采收成本降低了。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花椒有刺,鋤草,施肥,采摘較為困難,所以成本較高。無刺花椒也可以采用新的機械操作,每畝采收時間為四到五天,是傳統(tǒng)采收機械的三到四倍,在實驗情況中,每畝花椒成本已降到五百到六百元之間。
花椒灌凍水在冬季土壤易凍結的地區(qū),于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為“灌凍水”。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凍”期間灌水為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后,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根頸培土凍水灌完后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
為了提高秋栽成活率,不發(fā)生凍死、抽干現(xiàn)象,做好相關配套的防凍措施。埋土防寒定植后,在立冬前將苗木細心彎倒埋10-30厘米厚的小土堆防寒。次春土壤解凍后,再將苗子出土扶直,并修好樹盤。澆封凍水在11月中旬前后應澆一次封凍水,不宜過晚。因過晚澆水冬季溫度低,地溫回升慢,不利于幼樹根系促發(fā)新根,更不利于安全越冬,易發(fā)生凍害。
整盤覆膜澆水過后,應及時耕松土壤,耙平耱細。然后將樹苗周圍做成里低外高的淺盤形,覆蓋80-100厘米見方地膜。冬前覆蓋地膜顯著的作用是能推遲地溫下降,抗旱保濕,提溫防寒,又能使秋栽幼樹在入冬前和明春萌芽之前發(fā)生大量新根。定干套袋依苗木的粗細程度在飽滿芽處短栽定干。再套上長50-90厘米,寬10厘米的塑料袋。給幼樹穿上保暖衣。到第二年春季,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逐漸加大通風口,待苗芽長到10-15厘米時再去掉。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