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無花果苗,波姬紅無花果,布蘭瑞克無花果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于是就有更多的無花果優(yōu)良品種被引進、培育、推廣,相關(guān)栽培技術(shù)逐步完善、成熟,近些年以來,無花果作為一種新興果樹——果品,風頭日盛。隨之而來,無花果的栽培收益大幅提升,其苗木價格也逐漸走高,其中受大家歡迎的主栽品種,如:波姬紅、新疆早黃、金敖芬、斯特拉、日本紫果、蓬萊柿等品種的苗木價格更甚,且不能確保苗木品種的準確性,在增加廣大果農(nóng)購苗建園成本的同時,還埋下了因果樹品種錯誤所導(dǎo)致的后延傷害。
作者一直在考慮,如何降低果農(nóng)的建園成本和品種錯誤風險。多次明確提出:針對果樹新品種的引進栽培,一定要頭腦冷靜,先小面積試種,確保果木品種正確、環(huán)境適生條件良好、結(jié)果綜合性狀穩(wěn)定后,再擴繁苗木建園種植為佳。
就無花果而言,如果親身試種或者實地現(xiàn)場查看之后,對其綜合結(jié)果性狀滿意,確定想引種建園的話,就給大家推薦一種栽培無花果的便捷方法——秋冬季大田壯枝直插建園新技術(shù),概述如下:
1、選地翻整。
盡量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地塊,秋季每畝施:農(nóng)家肥2~5噸,硝酸鉀復(fù)合肥80㎏,趁墑翻耕平整后,按計劃定植行距(依不同品種、架式,建議行距1.8~2.5米)灑灰線,之后用螺旋開溝機壓線松土成暗溝,深度50~60公分,溝內(nèi)虛土密插長30~50公分秸稈,灌水,同時灑尿素(每畝約10㎏,有條件可加入沼液等)沉溝。再從種植溝兩邊收土堆積,覆壓成寬高30×20公分的條壟備用。
2、壯枝收集。
結(jié)合無花果的冬剪作業(yè),從選定的新品種母株上,剪取粗度1~2公分,一年生生長充實、健壯、無病蟲害枝條,去梢備用。按20~30公分長度,上平(上剪口距頂芽2公分)下斜,修剪成插穗,一把50根齊頭整理打捆,成捆蘸生根液后,濕沙(土)淺覆備用。
3、插枝建園。
依后期栽培架式,確定行壟上枝條直插的距離(既株距,一般建議:0.8~1.5米),斜口向下,枝條直插,上端平壟后壓實覆土。
6、果樹生長季節(jié)水肥藥綜合管理。
經(jīng)過一個冬季的傷口愈合,翌年春天,好在果園里鋪設(shè)全園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加強水分管理,覆膜提升地溫,保持土壤含水量75%左右,花果直插枝條很容易就會生根發(fā)芽。
無花果萌芽后,每個插條保留2個健壯芽枝,多余芽及早抹除,集中營養(yǎng)促壯新枝生長。因為無花果具有早果性,但直插建園無花果樹,當年一般就能結(jié)果,為了促壯樹勢,一定要定果,每枝留果4~5個,其余隨打岔整枝時一起摘除,8月底,當年無花果新生枝條全部打頂促壯。
自5月到10月份之間的夏秋季節(jié),植株生長迅速,水肥需求量大,也是無花果主要蟲害——桑天牛的危害多發(fā)季節(jié)。所以,其間除了做好各階段的水肥管理(可按常規(guī)果樹水肥管理方案)外,至少噴施藥物4~5次,預(yù)防為主,可以輪換選用:30%桃小靈2000倍液、20%滅掃利2500倍液、5%阿維菌素2000液、3%甲維鹽2000倍液等。
金傲芬
果肉淡黃色,致密,單果重70-110克,大160克,鮮食風味.品質(zhì)上,極豐產(chǎn),較耐寒。扦插當年結(jié)果,成熟期7月18日,秋果8月上旬成熟該品種為黃色鮮食佳品種
布蘭瑞克
夏秋果兼用品種。果較大,斜倒圓錐形,果?;砍S信虼螅す劈S銅色。果肉淡粉紅色,含糖量16-17%,風味香甜,品質(zhì)。夏果采收期7月中旬,秋果采收期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較耐貯,適宜制罐和蜜餞加工。樹性耐寒耐鹽
青皮無花果
青皮無花果以秋果為主。秋果呈倒圓椎形,單果重60-80g,大120g以上,成熟時果頂不開裂,但果肩部有裂紋,中空,含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風味,枝條粗壯,分枝較少,耐寒性中等,抗病力強,耐鹽力較強。
1、劈接法。如果根系的枝條精壯,可采用壁劈接法。將枝條兩面削成長3.3厘米的斜面,要一面薄一面奪取,削好后插入根系的切口內(nèi)。
2、倒斜接法。如果枝條比根精,采用倒斜切法。先將枝條從中間切一豎切口,深3.3厘米,然后把根系削成兩面各3.3厘米的斜面,將根系插下枝條的切口內(nèi)。
無論采用那種接法,都要使根系的形成層對齊,然后用黃泥或蠟將傷口封上。嫁接的數(shù)量較多時,將接好的半成苗埋在溝內(nèi),溝深約1米,寬約0.5米,瓣長可根據(jù)苗木數(shù)量而定。溝底面鋪上一層濕沙,上面蓋3.3厘米厚的細沙。如果嫁接數(shù)量多,可放在菜窖內(nèi)用濕沙埋上。翌年春季“谷雨”節(jié)前后,再將半成苗栽植在苗圃地內(nèi)。此法非常適合嫁接桑樹、蘋果、梨樹,其成活率在85%左右。
地面灌溉
高床和壟式作業(yè)區(qū),可由灌溉渠把水引入步道或壟溝里,水從側(cè)面滲入床內(nèi)或壟中。其優(yōu)點是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氣性,可以減少松土的次數(shù),也比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苗床寬的會產(chǎn)生灌水不均的現(xiàn)象。
低床或大田式育苗區(qū),可由灌溉渠把水直接引入低床或畦面,水布滿床面或畦面而逐漸深入土壤之中,這是漫灌。此法灌水時比較方便,但應(yīng)注意水流速度要慢,以免沖倒或淹沒苗木。灌溉后土壤易板結(jié),通氣不良,要增加松土次數(shù)?比較費工。
2.噴灌和滴灌
噴灌一般適用于大苗灌溉,滴灌適用于苗床灌溉,都是比較的灌溉方式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