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綿陽白蠟,白蠟苗圃,白蠟苗圃,白蠟苗圃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行道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形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砧木選擇及嫁接方法砧木既可選根頸部直徑0.5至1厘米的一年生苗,也可用胸徑3至5厘米的多年生大苗。但針對不同砧木,應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 金葉白蠟.金枝槐生長速度比國槐快,在嫁接部位易形成“頭大腳小”的現(xiàn)象。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采取高位枝接法,成形快、出圃時間短。但多個接穗拼湊在同一截面,枝條開張角度小,易造成掐脖現(xiàn)象,并且結合部位不牢固,易受風害。此外,這種苗的整形、更新復壯都受限制,主干與上部枝條顏色也不統(tǒng)一。用一年生小苗作砧木,在根頸部以上10厘米處芽接,雖然成形慢,出圃時間長,也有“頭大腳小”等缺點,但在主干表皮沒有完全木栓化之前,整株色彩一致,觀賞性好。而且抗風能力強,整形、更新復壯的靈活性大。如果在移栽時將砧木根頸部及嫁接部位一同埋入地下,這樣既美觀,又不影響苗木生長,還能起到固苗的作用。所以,從長遠來看,以一年生砧木底位芽接法更具優(yōu)勢。
繁殖方法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繁殖于10月采種,去翅凈種.,曬干后立即播種,也可干藏春播。播種前用50?6度熱水浸種,浸泡24米濕沙室內(nèi)催芽。條播,行距30?40伽,覆土厚1?20!!,播種后土壤保持濕潤,7?103即可出土。扦插一般春季硬枝捍插,選健壯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剪成10?15Cm長的插穗,插入苗床,保持濕潤,約30天即能生根發(fā)芽。
大葉白蠟對土壤肥力要求不苛刻,但喜生于土層深厚濕潤的壤土,沙壤土或腐殖質土上。土壤無鹽堿,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的地段,造林前宜全面整地,深耕25cm,配置灌溉渠系,作畦后挖坑種植。在鹽澤化要開溝造林,開溝分深淺兩種。鹽堿嚴重,地下水位較深的地段開深溝,溝寬60cm,深40cm,溝距3.5m。鹽堿較輕,地下水位淺(如近河邊地段)開淺溝,寬40cm,深30cm,樹均栽于溝底。 石礫土或鹽堿土地段,可挖坑客土法栽樹,坑深80cm,直徑60cm,填上田園土并加施肥料,栽種后加強管理,可達到良好效果。
繁育技術 當翅果成熟變?yōu)辄S褐色時,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樹木采種。采集后曬干去雜,裝入麻袋,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nèi)貯藏。帶翅種子的千粒重約33g,30000粒/kg,發(fā)芽率50%~70%,干藏的種子發(fā)芽率可保持3~5a。多采用播種育苗,春、秋均可。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圃地。施有機肥3000kg/667㎡左右,深翻細耱,作床播種。秋播種子不必處理,10月采種后播種。春播d左右作種子處理,用10℃溫水浸種24h,然后用沙拌種,堆放室內(nèi)保溫,等種子裂嘴露白后篩出種子及時播種。條播,行距30cm,覆土1~2cm,切勿過厚。下種量10kg/667㎡左右。待3~4片真葉時,按8cm株距定苗。第二年春季移床,667㎡移植3000~5000株以培育壯苗。苗期要注意及時、松土、除草、追肥。白蠟樹也可用插條育苗,以1~2a生枝條春插為好,其方法同楊樹插條育苗。
白蠟的管理養(yǎng)護工作,可以用“大水、大肥、大太陽”來概括。大水:即須有充足的水分,偏濕比干好;大肥:生長季節(jié)薄肥勤施,為便于樹體吸收、避免肥液浪費,宜5-7天施一次。施肥時間一般于晴天下午盆土偏干時進行,施后澆水沖葉。陰雨天盆土濕時樹根呼吸不暢,施肥后樹根不易吸收;大太陽:即便是三伏酷熱天,只要水分跟上,380c~400c的高溫強陽光,亦見其抽芽生長,枝尖很少有自剪現(xiàn)象,可見其適應性特別強,判斷它缺不缺水、肥和陽光,簡單的辦法是觀察其新梢發(fā)芽情況:肥、水和陽光充足時,樹梢發(fā)出的枝粗壯,嫩枝、葉呈紫紅色,漸轉綠色;不足時,發(fā)出的枝細弱,嫩葉淡綠色。
白蠟樹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對土壤要求不嚴,黃壤、黃棕壤等土壤上均能生長.栽培技術用種子及扦插繁殖.種子繁殖:3月份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或混拌濕沙在室內(nèi)催芽,待種子萌動后,可條播于苗床內(nèi),每1hm2需種子45kg.苗床管理注意適量澆水、中耕、除草、施肥.一般1hm2產(chǎn)苗30-45扦插繁殖:在春季萌芽前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截成16-20cm小段,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開溝,深12-15cm,每隔6-10cm扦插1根,插條的頂芽露出床面,壓實土壤.插后經(jīng)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并及時抹去下部的幼芽,頂芽正常生長,一年生苗高可達40-50cm.苗高80-100cm左右,即可移栽造林.萬株,當年古高可達30-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