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叢生百日紅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一般情況下,叢生紫薇植物在栽植穴內(nèi)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底肥,在栽植后及時進行澆透水,每隔3天進行一次澆水。由于叢生紫薇植物出芽相對較晚,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新栽植株因根系受傷,發(fā)芽就更要延遲。一般成活后的叢生紫薇植物管理較為粗放,光照不足的情況下,會導致植物的花少或不開花,導致植株生長衰弱,枝細葉小,影響植物的觀賞價值。
種植人員為了能使叢生紫薇植物看起來花繁枝茂,應(yīng)在植物休眠期適時進行修剪。一般在秋季落葉后進行修剪,要將徒長枝、干枯枝、下垂枝、病蟲枝、纖細枝和內(nèi)生枝剪掉,幼樹期還應(yīng)及時將植株主干下部的側(cè)生枝剪去,以使主干上部能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使植物看起來更加美觀。
紫薇常用播種和扦插方法進行繁殖。于10月剪取成熟果穗晾干搓碎干藏種子。3月下旬室內(nèi)盆播或苗床條播。播種后2至3周即出苗。硬枝扦插于早春萌動前或6月底進行常規(guī)管理成活率可達90%以上。一般當年成苗紫薇5%左右能開花。
紫薇花色鮮艷,著花繁密,是很好的觀花樹種。為了使紫薇開花繁密,延長觀花時間,可以用輪次修剪的方法:在冬季對紫薇進行一次強度修剪后,于次年4月下旬開始萌芽,5月中旬新梢即可長到20厘米左右。這時,需對新梢進行一次摘心處理,保留下部15厘米左右,促使分杈,為輪次開花做準備。對其他不用的小枝,應(yīng)全部摘除。6月中旬,次修剪出的兩小杈已長到30-40厘米長,也長出花序,對兩杈中的一權(quán)進行修剪,剪去花序,促其腋芽生長分杈,作為二度開花枝。一度花大約7月上旬即可開花,花后剪去殘花,促其萌芽生長,萌發(fā)三度花枝。二度花在8月初開花,花后剪去殘花,促其萌發(fā)四度花枝。三度花在8月中旬開放,花后也須剪去殘花,以充足的養(yǎng)分供四度開花。四度花從9月下旬開始,一直可延續(xù)到國慶節(jié)后。如此方法,紫薇花期可延長很多。冬季再進行一次強剪,以來年開花。
紫薇用作觀賞樹種的優(yōu)勢就在于其樹姿舒展,干枝飄逸,花枝繁茂;但主要存在的問題也是如何實現(xiàn)“喬化”,要求在干形、冠形方面下工夫,充分體現(xiàn)其觀賞價值。紫薇枝干、花朵、果實、葉色或葉形等方面存在比較到的觀賞特性,在園林應(yīng)用中能夠很好的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并創(chuàng)造美好的景致??梢灾瞥杀瓲?,開心形,叢球形,組合群栽以及亭、花瓶、花籃、牌坊、動物等。近些年紫薇花瓶造型很是流行。
紫薇可以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分株、扦插法繁殖。播種繁殖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進行,當年苗木即可高達30-40厘米。扦插繁殖,是制作小型或微型紫薇盆景常用的方法,一般2-3年開花,成型較快。紫薇的主干直而脆,插條入土深度一般4-5厘米即可,不像其他苗木扦插入土那樣深。扦插后要注意澆水,保持基質(zhì)濕潤,但不能積水。在扦插當年,紫薇落葉后,將主干從土層表面全部剪除。第二年,注意肥水管理,在11月份紫薇落葉后,再把主干從地面2-3厘米處剪除。通過修剪,可以克服紫薇干直不易造型的缺點。
栽植紫薇應(yīng)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背風向陽處。大苗移植要帶士球,并適當修剪枝條,否則成活率較低。栽植穴內(nèi)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裁后澆透水,3天后再澆1次。紫薇出芽較晚,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新栽植株因根系受傷,發(fā)芽就更要延遲。
紫薇性強健,易于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栽種于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中生長好。性喜光,應(yīng)栽種于背風向陽處或庭院的南墻根下,光照不足不僅植株花少或不開花,甚至會生長衰弱,枝細葉小。紫薇較耐寒,但幼苗期應(yīng)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三年生以上的成株則不用保溫。
叢生紫薇是雙子葉植物綱、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所以是一種落葉植物,但是其落葉的時間和當?shù)氐臍夂蛴嘘P(guān),比較寒冷的地區(qū)可能落葉就早,而溫暖一些的地區(qū)可能落葉就晚一些。其樹姿優(yōu)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被廣泛用于各種園林綠化、城市綠化等,很多公園會常種植一些紫薇,來彌補夏秋少花的空缺。其原產(chǎn)于亞洲,廣植于熱帶地區(qū),現(xiàn)今在我國的各個省市均有分布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