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叢生女貞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樹皮灰色、平滑。枝開展、無毛。葉革質(zhì),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核果長圓形,藍(lán)黑色。 花期一般為6~7月。灌木或喬木,高可達(dá)25米;樹皮灰褐色。枝黃褐色、灰色或紫紅色,圓柱形,疏生圓形或長圓形皮孔。 葉片常綠,革質(zhì),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6-17厘米,寬3-8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圓形,有時寬楔形或漸狹,葉緣平坦,上面光亮,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cè)脈4-9對,兩面稍凸起或有時不明顯;葉柄長1-3厘米,上面具溝,無毛。
它的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ㄆ?月,果熟期10-11月。漿果長橢圓形,紫黑色,種子倒卵形。果實成熟后不即行自落,可用高枝剪剪取果穗,捋下果實浸水搓去果皮稍涼即可。大葉女貞種子千粒重約36克,每公斤26000粒,發(fā)芽率50-70%。種子混沙低溫濕藏,也可帶果肉低溫貯藏。
大葉女貞的用途:綠籬及綠雕、行道樹,具有滯塵抗煙的功能,能吸收二氧化硫,適應(yīng)廠礦、城市綠化,是少見的北方常綠闊葉樹種之一。 耐修剪,通常用作綠籬。木材細(xì)密,供細(xì)木工用材。果實含淀粉可釀酒,并入藥為強壯劑。葉可治療口腔炎、咽喉炎;樹皮研磨可治療燙傷等;根莖泡酒,治。
女貞是唇形目木犀科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也稱女楨、女貞實、楨木、冬青子、白蠟樹子、鼠梓子、蠟樹、將軍樹等。原產(chǎn)于中國,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華北、西北地區(qū)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溫,是園林綠化中應(yīng)用較多的鄉(xiāng)土樹種。傳說是古代魯國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負(fù)霜蔥翠,振柯凌風(fēng),而貞女慕其名,或樹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階庭”,故名。中國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門前遍植女貞樹。
選擇背風(fēng)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層厚的壤土、沙壤土、輕粘土為播種地。施底肥后,精耕細(xì)耙,做到上虛下實,土地平整。底肥以糞肥為主,多施有利于提高地溫,保持墑情,促使種子吸水早發(fā)。為防止地下害蟲,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甲基異柳磷)400-500毫升,加細(xì)土3公斤拌勻,翻地前均勻撒于地表,整地時埋入土中,床面要平整。
播種方法以撒播為主,每畝播種量為100-200公斤。如條播每畝播種量為20-50公斤,行距20至30厘米,開溝深度為0.5厘米左右,以埋住種子為宜。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然后在播種溝覆1厘米厚細(xì)土蓋實,上面加覆1至2厘米厚的麥糠或鋸末,以利保墑。播后澆透水,以噴灌和滴灌為佳,大水漫灌時防止沖去覆蓋物及種子。以后灌水視墑情而定。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