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花椒樹苗,無刺花椒苗,獅子頭花椒苗,2年花椒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秋季移栽的佳時間
秋季樹木移栽的時間不宜過早。佳的移栽時間在11月初之后進行;對于一些落葉較早的樹木,如青桐、國槐、法桐等喬木,也可在10月下旬進行栽植。常綠針葉樹如油松、華山松、檜柏類等于10月中旬至11中旬栽植,成活率也可達100%;大葉黃楊、小葉黃楊、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低矮灌木于10月下旬至結(jié)凍前栽植,成活率可達98%。
栽植前的準備工作起挖前進行一次澆水。一般可在起苗前3—5天進行灌水,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以利挖掘后苗木樹體水分平衡,提高移栽成活率。提前進行修剪。將過密的和枯枝進行修剪,以減少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保持樹體水分。提前斷根處理。對于成活率低、古樹,有充足的移栽時間的樹木,可提個或多個生長季進行斷根處理,以起到回縮根系,使根系萌發(fā)出更多的毛細根,可利于栽后成活。
加強栽后管理
苗木栽植后,有條件的好覆蓋地膜。地膜可以保墑防寒,提高地溫,加快根系愈合速度,延長根系生長時間。如果不覆蓋地膜,在苗干上包草或苗木基部培土,進行保濕防寒。
入冬前要對苗木進行定干,剪去苗木上部不充實的部分,一般定干高度為20厘米。剪口處涂抹鉛油,防止水分蒸發(fā)而抽干。翌年春季,清明后扒開土堆或揭開地膜,澆1次催芽水,澆水后要及時中耕松土和覆膜,以利于保墑和提高地溫,促進苗木發(fā)芽成活。
無刺花椒種植比傳統(tǒng)花椒利潤高的原因,就是它的成本降低了,根本原因是人工采收成本降低了。我們知道傳統(tǒng)的花椒有刺,鋤草,施肥,采摘較為困難,所以成本較高。無刺花椒也可以采用新的機械操作,每畝采收時間為四到五天,是傳統(tǒng)采收機械的三到四倍,在實驗情況中,每畝花椒成本已降到五百到六百元之間。
花椒灌凍水在冬季土壤易凍結(jié)的地區(qū),于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為“灌凍水”。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凍”期間灌水為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后,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根頸培土凍水灌完后結(jié)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