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金銀花育苗枝條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金銀花苗是金銀花品系中生長穩(wěn)定、產量及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的優(yōu)良品種。樹形金銀花,表現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開花早,花期長,質量優(yōu),產量高。金銀花樹徒長枝少,大多裸芽也為短花枝,大水大肥也不徒長枝蔓;節(jié)間短,多數從節(jié)間開花,直立度與地面成45度角;生長快,50天可長到0.5厘米粗:采收省工,產量是傳統(tǒng)品種的2倍。
總花梗通常單生于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厘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
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外面黃白色或淡綠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細小,黃綠色,先端5裂,裂片邊緣有毛。開放花朵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開放、色黃白或綠白、無枝葉雜質者為佳。除黑龍江、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無自然生長外,全國各省均有分布。其中屬山東、河北巨鹿和河南的金銀花居多。
金銀花屬忍冬科,生長時間長(每年3-10月),花期休眠時間短,一年四季基本不落葉,生長較快,當年栽植即成樹形。在藥品開發(fā)、化妝品、飲料等市場應用廣泛,綠化景觀樹、盆景觀賞等市場前景。金銀花被國家衛(wèi)生部列為治療禽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的藥物,長期飲用金銀花茶有防感冒、降脂、延緩衰老及滋潤皮膚等功效。由于金銀花的功效特,用途廣,用量大,導致金銀花市場供不應求(全國年需求量在1700萬公斤,供貨量在500-700萬公斤),金銀花的市場價格逐年攀高。所以大力發(fā)展人工種植金銀花有的市場潛力。
金銀花生長適溫為 20~30℃。其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澇,在我國南北各地山區(qū)、平原、丘陵均能栽培。金銀花根系發(fā)達,須根多,莖葉密度大,郁蔽覆蓋能力強,具有較強的護坡、固土、保水和持水能力,可作為鹽堿地綠化植物。金銀花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十分嚴格,在含鹽量 5‰以下的土地就可正常生長,但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
蚜蟲于清明至小滿期間為害,立夏后盛行,陰天高溫高濕蔓延更快,可導致葉和花蕾卷縮,枝條停止生長。防治方法:發(fā)芽前普遍噴施1次石硫合劑,清明、立夏時各噴灑1次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開花時應適時采收,方法是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先外后內、自下而上進行采摘。采收后,要及時加工晾干,采下的鮮花,薄攤在草、竹席或塑料薄膜上晾干,注意不要翻動,以防變色發(fā)黑。條件好的也可采用新型烘干機,效果更好。晾干或烘干后。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