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板栗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chǎn)地 |
山東 |
品種純度 |
95% |
繁殖方式 |
嫁接苗 |
應用場景 |
綠化工程 |
級別 |
良種 |
類別 |
觀果類 |
早熟板栗品種,堅果整齊,平均單粒重在8.0 克,紅褐色,果面光滑美觀,有光澤。底座中等,堅果接線月牙形。
該品種葉片長橢圓形,基部楔形或廣楔形,先端漸尖。物候期早4-5 天,4月上旬即開始萌芽。堅果8 月25 日左右成熟,每結(jié)果母枝平均抽生結(jié)果枝2.1 條,每果枝平均著生栗苞1.9 個,每蓬平均有堅果2.1 粒,空蓬率1.4%。幼樹早果性強,豐產(chǎn),且連續(xù)豐產(chǎn)性強,抗逆性較強。04
燕山早生該品種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培育。早熟板栗品種,堅果整齊美觀,平均單粒重在8.1 克,深褐色,果面光滑美觀,有光澤。種臍中等,堅果接線月牙形。
該品種葉片長橢圓形,基部鈍形至微心臟形,先端急尖。4 月中旬開始萌芽,堅果8 月20 日左右成熟,果實發(fā)育期短。結(jié)果母枝平均抽生結(jié)果枝2.4 個,果枝平均著生栗苞2.0 個,總苞平均有堅果2.2 粒,出實率47.25%,空蓬率2.4%。幼樹早果性強,豐產(chǎn),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抗逆性較強。
新早栗該品種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培育。早熟、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品質(zhì)優(yōu)良、抗逆性強。3 月底芽萌動,4 月15 日左右展葉,雄花盛開期5 月28日,雌花盛開期6 月1 日,果實成熟期8 月25 日左右,平均單果重6.4g,堅果縱徑2.42cm,橫徑2.85cm,出籽率38.3%,嫁接后第二年掛果。
適宜于陜南商洛、漢中、安康及秦嶺北坡的寶雞、長安、周至、眉縣及同類地區(qū)種植,偏堿性土壤不宜栽植。
遷西板栗該品種由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培育。板栗因其具有"香、甜、糯”的品質(zhì),日本和東南亞市場,出口量約占全國的80%,是河北省的特色品牌產(chǎn)品。在新品種選育方面,根據(jù)我國自然環(huán)境選育了如下品種:1)選育出了集寡雄、高產(chǎn)、、可短截、抗逆性強等優(yōu)良性狀于一身的‘燕龍’新品種,形成了其配套栽培技術(shù),確定了其適宜栽培區(qū)域,并通過省品種審定;
(2)選育出了燕碩、燕寶、燕青3個高產(chǎn)新品系和寬城11號、遷西26號2個抗褐變能力較強的新品系。
板栗苗播后管理:播種后1--1.5月可出全苗,在3--4月份生長初期,要加強松土、除草、間苗和病蟲害等工作,在5--7月速生期,苗木生長加快,要及時追肥、灌水,在6月份施一次尿素液肥,7月份按每公頃施復合肥100公斤的標準施一次追肥,追肥后澆水,以免苗木被熏死,8月份不施肥少澆水,防止苗木徒長,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
板栗苗大田栽植密度:稀植度:株、行距3*4米,每畝55株;密植2*3米或1.5*4米,每畝111株;高密度:栽植1×2米,每畝300多株,柱形整枝,陜西、安徽多采用這種密度,栽植時期,春栽冬栽都可以,冬栽發(fā)芽早,長勢旺,但栽后培土,防止抽條,春栽以三月上旬栽植較好,過晚栽植則出現(xiàn)先發(fā)芽后生根,枝條出現(xiàn)回芽現(xiàn)象,對生長不利
泰山一號板栗苗時間5月底6月初進行,在幼樹頂部,選留角度好的(三角形)2-3個枝做主枝,其他競爭枝掐尖緩放, 6、7月中旬,二次追肥,一株用硫酸鉀型緩控釋復合肥100克,距樹干20厘米處,挖2個20厘米深坑施入。
板栗雖屬堅果,但又稱堅果中的“鮮果”,因營養(yǎng)豐富,水分高,所以生命活動力強烈,保管起來有四怕:怕凍、怕熱、怕干和怕水。如保管不當極易引起失水、發(fā)芽和腐爛變質(zhì)。一般在保管過程中,當麻袋內(nèi)溫度超過20℃時,應立即采取倒垛、串袋通風等降溫措施。
板栗貯存方法常見的有兩種:
(1)沙藏法:板栗產(chǎn)區(qū)常用的暫時保存方法,簡單易行。板栗采摘臨時集中后,立即用濕砂(栗、砂比例為1∶2),攪拌后存放在席棚內(nèi),埋起來,俗稱“假埋”(沙藏)。砂藏時應注意:攪拌用砂的濕度一般應以手握成團,松手散開為宜。
(2)冷藏法:是我國出口板栗重要貯藏方法,一般冷藏條件要求為,庫溫保持0~5℃,盡量少波動,相對濕度應在80%以上,庫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一般不得3%。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