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厚樸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厚樸,中藥名。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剝?nèi)。ず椭ζぶ苯雨幐?;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陰濕處,“發(fā)汗”至內(nèi)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
"厚樸產(chǎn) 地
分布于陜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浙江。
相關(guān)論述
1、《中藥學(xué)》:燥濕消痰,下氣除滿。 [1]
2、《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厚樸(學(xué)名: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是木蘭科、木蘭屬植物。落葉喬木,樹皮厚,褐色,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頂芽大,狹卵狀圓錐形。葉大,近革質(zhì),先端具短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全緣而微波狀;葉柄粗壯,托葉痕長為葉柄的2/3。花白色,徑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長柔毛,花被片9-12(17),厚肉質(zhì),外輪3片淡綠色,長圓狀倒卵形,盛開時常向外反卷,內(nèi)兩輪白色,倒卵狀匙形,基部具爪,花盛開時中內(nèi)輪直立;雄蕊約72枚,花藥長1.2-1.5厘米,內(nèi)向開裂,花絲長4-12毫米,紅色;雌蕊群橢圓狀卵圓形。聚合果長圓狀卵圓形;蓇葖具長3-4毫米的喙;種子三角狀倒卵形?;ㄆ?-6月,果期8-10月。
產(chǎn)于中國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河南東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貴州東北部;廣西北部、江西廬山及浙江有栽培。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地林間。喜光,幼齡期需蔭蔽,喜涼爽、濕潤、多云霧、相對濕度大的氣候環(huán)境,根系發(fā)達(dá),生長快,萌生力強。
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子可榨油,可制肥皂。木材供建筑、板料、家具、雕刻、樂器、細(xì)木工等用。葉大蔭濃,花大美麗,可作綠化觀賞樹種。"
"厚樸產(chǎn)于中國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河南東南部(商城、新縣)、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中部、東部)、貴州東北部;廣西北部、江西廬山及浙江有栽培。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地林間。喜光,幼齡期需蔭蔽,喜涼爽、濕潤、多云霧、相對濕度大的氣候環(huán)境,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長較好,根系發(fā)達(dá),生長快,萌生力強。 [2-3]
繁殖方法編輯
厚樸
厚樸
育苗地應(yīng)選向陽、高燥、微酸性而肥沃的砂壤士,其次為黃壤土和輕黏土。施足基肥,翻耕耙細(xì),整平,做成1.2-1.5米寬的畦。
主要以種子繁殖,也可用壓條和扦插繁殖。
種子繁殖:9-11月果實成熟時,采收種子,趁鮮播種,或用濕砂貯藏至翌春播種。播前進(jìn)行種子處理,浸種48小時后,用砂搓去種子表面的蠟質(zhì)層,或浸種24-48小時,盛竹籮內(nèi)在水中用腳踩去蠟質(zhì)層,或濃茶水浸種24-48小時,搓去蠟質(zhì)層。條播為主,行距25-30厘米,株距5-7厘米,播后覆土、蓋草。也可采用撒播。每畝用種15-20千克。一般3-4月出苗,1-2年后當(dāng)苗高30-50厘米時即可移裁。"
"厚樸藥用: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皆可入藥,以樹皮為主,為中藥,有化濕導(dǎo)滯、行氣平喘、化食消痰、驅(qū)風(fēng)鎮(zhèn)痛之效;種子有明目功效,芽作婦科藥用。 [2]
經(jīng)濟:子可榨油,含油量35%,出油率25%,可制肥皂。木材供建筑、板料、家具、雕刻、樂器、細(xì)木工等用。 [2]
觀賞:葉大蔭濃,花大美麗,可作綠化觀賞樹種。 [2]
化學(xué)成分:
含木脂素類:厚樸酚(magnolol),和厚樸酚(honokiol),四氫厚樸酚(tetrahydromagnolol),異厚樸酚(isomagnolol),和厚樸新酚(obovatol),6'-O-甲基和厚樸酚(6'-O-methylhonokil)等;單萜木脂素類:辣薄荷基厚樸酚(piperitylmagnolol),雙辣薄荷基厚樸酚(dipiperitylmagnolol),辣薄荷基和厚樸酚(piperitylhonokiol)等;降木脂素類:厚樸三酚(magnatriol)B,厚樸醛(magnaldehyde)B、D等;雙木脂素類:厚樸木脂素(magnolignan)F、G、H等;揮發(fā)油類:含β-桉油醇(β-eudesmol),蓽澄茄醇(eadinol),對聚傘花素(p-eymene)等;生物堿類:木蘭箭毒堿(magnocurarine,又名厚樸堿),柳葉木蘭花堿(salicifoline,又名沙里西弗林)、木蘭花堿(magnoflorine,又名木蘭喊)、番荔枝堿(anonaine)、鵝掌橄堿(liriodenine)等,多屬阿樸啡(aporphine)型生物堿。"
拼音Hòu Pò
英文名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別名川樸、紫油厚樸
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剝?nèi)?,根皮及枝皮直接陰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陰濕處,“發(fā)汗”至內(nèi)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
性狀干皮:呈卷筒狀或雙卷筒狀,長30~35cm,厚0。2~0。7cm,習(xí)稱“筒樸”;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長13~25cm,厚0。3~0。8cm,習(xí)稱“靴筒樸”。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時呈鱗片狀,較易剝落,有明顯橢圓形皮孔和縱皺紋,刮去粗皮者顯黃棕色。內(nèi)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具細(xì)密縱紋,劃之顯油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外層灰棕色,內(nèi)層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見多數(shù)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樸):呈單筒狀或不規(guī)則塊片;有的彎曲似雞腸,習(xí)稱“雞腸樸”。質(zhì)硬,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
枝皮(枝樸):呈單筒狀,長10~20cm,厚0。1~0。2cm。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
鑒別(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10余列細(xì)胞;有的可見落皮層。皮層外側(cè)有石細(xì)胞環(huán)帶,內(nèi)側(cè)散有多數(shù)油細(xì)胞及石細(xì)胞群。韌皮部射線寬1~3列細(xì)胞;纖維多數(shù)個成束;亦有油細(xì)胞散在。粉末棕色。纖維甚多,直徑15~32μm ,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邊呈鋸齒狀,木化,孔溝不明顯。石細(xì)胞類方形、橢圓形,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分枝狀,直徑11~65μm,有時可見層紋。油細(xì)胞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50~85μm ,含黃棕色油狀物。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 ,密塞,振搖3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甲醇(27: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 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厚樸:刮去粗皮,洗凈,潤透,切絲,曬干。本品為彎曲絲條狀,斷面纖維性,外表面黃棕色,內(nèi)表深紫褐色。
姜厚樸:取厚樸絲,照姜汁炙法(附錄Ⅱ D)炒干。本品為彎曲絲條狀,斷面纖維性,呈紫褐色。
性味苦、辛,溫。
歸經(jīng)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備注(1)常與蒼朮、陳皮等配合用于濕困脾胃、脘腹致脹滿等癥。對氣滯胸腹脹痛,可配木香、枳殼同用;便秘腹脹,可配大黃、枳實同用;治痰氣互結(jié)梅核氣,可配蘇葉、半夏等同用。用于痰濕內(nèi)蘊、胸悶喘咳,常與蘇子、半夏,或麻黃、杏仁等同用。
厚樸樹皮含厚樸酚、四氫厚樸酚、異厚樸酚、和樸酚、揮發(fā)油;另含木蘭箭毒堿。
凹葉厚樸樹皮含揮發(fā)油約1%。油含β--桉葉醇、厚樸酚、四氫厚樸酚及異厚樸酚。此外,尚含生物堿約0.07%、皂甙約0.45%。
藥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厚樸煎劑在試管中,對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枯草桿菌、志賀氏及施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作用,其效力較黃連粉低5~10倍,但也有報告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效力大于黃連者;在豚鼠體內(nèi)對炭疽桿菌有某些抗菌作用;對若干皮膚真菌在體外有抑制作用;對實驗性病毒性肝炎也有改善肝臟實質(zhì)病變的作用。其醇浸劑(1:3000~1:300)在體外對結(jié)核桿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②其他作用
厚樸煎劑對小鼠及豚鼠的離體腸管,小劑量出現(xiàn)興奮,大劑量則為抑制,對豚鼠支氣管平滑肌亦有興奮作用。靜脈注射(0.05克/公斤),可引起兔,貓的血壓暫時下降,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此外,它還可能有箭毒樣作用,動物死亡時表現(xiàn)垂頭、四肢麻痹,麻痹作用可被士的寧對抗。煎劑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腹腔注射時為6.12±0.038克/公斤,皮下注射為51克/公斤;貓的小致死量,靜脈注射平均為4.25±1.5克/公斤,口服時毒性很小。表示腸胃道吸收不完全。
炮制厚樸: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刮去粗皮,洗凈,切絲,晾干。姜厚樸:取生姜切片煎湯,加凈厚樸,與姜湯共煮透,待湯吸盡,取出,及時切片,晾干。(每厚樸100斤,用生姜1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厚樸,要用紫色味辛為好?;蛲枭?,便去粗皮,用酥炙過。每修一斤,用酥四兩,炙了細(xì)銼用;若湯飲中使,用自然姜汁八兩炙,一升為度。"
性味苦辛,溫。
①《本經(jīng)》:"味苦,溫。"
②《別錄》:"大溫,。"
③《藥性論》:"味苦辛,太熱。"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手足陽明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下氣,燥濕,消痰。治胸腹痞滿脹痛,反胃,嘔吐,宿食不消,痰飲喘咳,寒濕瀉痢。
①《本經(jīng)》:"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厚樸,寬中化滯,平胃氣之藥也,凡氣滯于中,郁而不散,食積于胃,羈而不行,或濕郁積而不去,濕痰聚而不清,用厚樸之溫可以燥濕,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氣也。故前古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嘔逆瀉利,蟲積痞積,或肺氣脹滿,痰涎喘嗽,或胃氣壅滯,水谷不行,用此消食化痰,去濕散脹,平土、金二臟,以致于中和也。""沈孔庭云:厚樸辛苦溫燥,入脾胃二經(jīng),散滯調(diào)中,推為首劑。然配他藥,無往不可,與枳實、大黃同用,則泄實滿,故大柴胡湯用之:與陳皮、蒼術(shù)同用,則除濕滿,故平胃散用之;與人參、白術(shù)、麥蘗同用,則治虛滿,故調(diào)中湯用之;又同半夏、膽星,能燥濕清痰;同甘草、白術(shù),能和中健胃;同枳殼、萊卜子能下氣寬腸:同紫蘇、前胡能發(fā)散風(fēng)寒;同山查、枳實能疏氣消食;同吳萸、肉桂能行濕燥陰,實有理氣行氣之功。但氣之盛者,用無不驗,氣之弱者,宜少用之。"
⑥《本草經(jīng)讀》:"厚樸,氣味厚而主降,降則溫而專于散,苦而專于泄,故所主皆為實癥。中風(fēng)有便溺阻隔癥,傷寒有下之微喘癥,有發(fā)汗后腹脹滿癥,大便鞭癥,頭痛有濁氣上沖癥,俱宜主以厚樸也。至于溫能散寒,苦能泄熱,能散能泄,則可以解氣逆之驚悸。能散則氣行,能泄則血行,故可以治氣血痹及死肌也。寬脹下氣,《經(jīng)》無明文,仲景因其氣味苦溫而取用之,得《本經(jīng)》言外之旨也。"
⑦《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厚樸,治胃氣上逆,惡心嘔噦,胃氣郁結(jié)脹滿疼痛,為溫中下氣之要藥。為其性溫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達(dá),故《本經(jīng))謂其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金匱》厚樸麻黃湯用治咳而脈浮。與橘、夏并用,善除濕滿;與姜、術(shù)并用,善開寒痰凝結(jié);與硝、黃并用,善通大便燥結(jié);與烏藥并用,善治小便因寒白濁。味之辛者,又能入肺以治外感咳逆;且能入肝,平肝之橫恣,以愈脅下掀疼?!嫒胙?,甄權(quán)謂其破宿血,古方治月閉亦有單用之者。諸家多謂其誤服能脫元氣,葉香巖謂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誠為確當(dāng)之論。"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阿米巴痢疾
據(jù)46例觀察,用藥3~9天后,有43例獲愈,2例進(jìn)步,1例無效。治愈者絕大多數(shù)在3天左右臨床癥狀即基本消失。平均腹痛消失時間為3.8天,大便成形、粘液血便消失為2.7天,大便次數(shù)恢復(fù)正常為3.2天,里急后重消失為3天,大便鏡檢恢復(fù)正常為4.5天。但對阿米巴原蟲是否有殺滅作用,尚待證實。治后有2例復(fù)發(fā),仍以原法治愈。用法:將川厚樸制成煎劑內(nèi)服,每次20毫升(相當(dāng)于生藥2錢),每日2次。對脫水及中毒癥狀嚴(yán)重者應(yīng)酌情補液及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副作用:少數(shù)患者有輕微耳鳴及便秘,不影響治療。
———— 認(rèn)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