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李子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西梅女神李子西梅果實芳香甜美、品質。外觀呈卵圓形,果面有藍黑色、紫黑色和紫紅色等不同顏色,表皮覆蓋白色果粉。單果重一般為60-80 g,有些品種可達120 g以上。西梅果肉呈琥珀、青綠或乳白色,肉質柔韌,纖維細少,大多離核,核小,可食率高達80%以上。果實有特殊香味,味極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約20%,高可達23%。果實大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屬中晚熟。成熟后果肉較硬,耐貯運,常溫下可貯存 20-30 d,冷藏可貯存
為了防止在李子苗移植之后的樹木出現(xiàn)早衰以及黃葉的現(xiàn)象,可以適量的對樹木進行補充營養(yǎng),促進新根的發(fā)育,增強樹木對于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以及根部的吸收能力。除栽植前應該在樹穴的底部施基肥外,在樹木萌芽、新梢生長后,秋季長梢的時候各追施肥一次,主要是以氮肥為主,施肥的時間好是選在雨天或是澆水的時候進行。另外也可對樹木進行根外追肥,也可以對其葉面噴施葉面肥進行補肥。
常用砧木有毛桃、中國李。毛桃作砧木親和力強、生長快、結果早、耐旱、果大味甜,但不耐濕,易發(fā)生根癌病、流膠病,樹勢早衰、壽命短;李砧適于濕潤地區(qū),嫁接成活率高,壽命長,嗜肥,產(chǎn)量亦高,但果實不及桃砧大。
不同的土壤所含營養(yǎng)元素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因此要根據(jù)款識而施用不同類型的肥料。如在石灰性土壤或強酸性苗圃土壤上,易發(fā)生缺磷情況,要注意增施磷肥;一般土壤以氮肥為主,如果氮素充分的土壤,就應加大使用磷鉀肥的比例。
肥水管理:栽植苗木成活后,在行間開20厘米寬、5厘米深的淺溝作成臺田,臺田溝作夏季排水、灌水、施肥用。生長前期每隔10天追一次肥,萌芽至開花期畝施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等各25千克,幼果期至成熟期畝施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各25千克。果實采收后營養(yǎng)生長期及時進行地下施肥,畝施碳酸氫銨100千克或尿素50千克,每年9月溝施或樹盤撒施有機肥,以腐熟雞糞、圈糞為主,畝施粗肥300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尿素30千克,每次施肥后灌水一次。在整個生產(chǎn)過程除施肥后澆水外,根據(jù)土壤墑情再灌1次~2次水,灌水后隨時進行中耕松土。
由于果樹木根群分布廣,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全在須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樹干。有機肥料要充足發(fā)酵、腐熟,切忌用生糞,且濃度宜稀,化肥完全粉碎成粉狀,不宜成塊施用。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