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治到民國前期,有姓名可考的淺絳彩瓷畫師已有550多名。在中國瓷畫史上,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在瓷器上傳承了傳統(tǒng)中國書畫的源流,使古老的陶瓷藝術煥發(fā)出新的青春,在借鑒很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按目前傳世的實物資料,對淺絳彩瓷畫師的構成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并著重從群體性構成,方面進行了探索。
淺絳彩瓷的畫師大多是文人,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有些人甚至是的書畫家。這些文人畫師在創(chuàng)作淺絳彩瓷時,不僅注重瓷器的實用性,更注重其藝術性和文化內涵。他們運用自己的繪畫技巧和文學修養(yǎng),將詩詞、書法、繪畫等藝術元素融入到瓷器中,創(chuàng)造出了具有特藝術風格的淺絳彩瓷作品。因此,淺絳彩瓷的畫師通常是文人,他們的創(chuàng)作不僅體現(xiàn)了瓷器的實用性,更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文人的審美情趣。
清光緒8年(1880年)、清同治12年(1862年)、清光緒9年(1883年) 程門、金品卿、王少維 淺絳彩繪畫集錦帽筒 (三對)
尺寸:高28.5cm
估價:RMB 2,000,0
成交價:RMB 6,900,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在這一大批淺絳彩瓷、新粉彩瓷畫家的影響和他們在瓷器藝術上高深造詣的熏陶下,不少有志于陶瓷繪畫的外地人聚集于景德鎮(zhèn),致力于瓷畫藝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也許是因為這一些陶瓷藝術家們認為淺絳彩在藝術水準和社會需要上難有更進一步的潛力可挖,他們逐步放棄了淺絳彩,而是又一次選擇了粉彩。過了不久,在掌握了已有粉彩的工藝技術后,他們便另辟蹊徑,采用宋元以來的兼工帶寫的繪畫技法,成功地了新粉彩畫瓷法,還組成了新的畫派。
明清古玩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明清佛像
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
面議
產(chǎn)品名:王步瓷板畫
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康熙青花瓷器交易
面議
產(chǎn)品名:康熙青花瓷器
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明清瓷器鑒賞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清代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明清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