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田黃雕九龍紋方章
成交價:RMB 12,650,000
此田黃方章體積大,顏色嬌黃,質(zhì)地純熟,正方,特別難得的是,除底面外,五面均有生動的“烏鴉皮”包裹,九龍八鳳的雕刻紋樣使其更顯,為清代早期作品。
清乾隆 “乾隆年仿明仁殿紙”田黃素方章
成交價:RMB 12,650,000
此方田黃押角章切裁方正,呈橘皮黃色,濃艷若琥珀,紅筋顯著紋理清晰,質(zhì)地通透、凝靈成凍,所具包漿亮麗古舊,非歷而不可為之。底刻“乾隆年仿明仁殿紙”隸書朱文印,尺寸大小和字體與故宮博物院藏明仁殿紙的正面右下角所鈐“乾隆年仿明仁殿紙”的隸書朱文印記完全一致。故此枚田黃就是乾隆時期為仿制明仁殿紙而刻制的,當屬無可爭辯的乾隆宮廷御用之物。
一方“趙之謙自用印”以14.3萬元落槌,創(chuàng)下中國有史以來印章交易的天價。不過說明的是,當時的買盤主要還是來自日本、香港等境外行家,中國內(nèi)地的收藏家還沒有這個實力。在此后數(shù)年內(nèi),印章行情一直波瀾不驚,拍賣市場難得見到幾方印章,成交價也不高,多在幾千元之間。2003年春拍,崇源推出“吳昌碩、齊白石詩書畫印流派”專場,同年秋拍,嘉德設(shè)“藝跡軒藏明清印章”專場,共推出文彭、歸昌世、林皋、汪關(guān)、鄧石如等明清名家印章73方,成交價至高的是文彭篆刻“時還讀我書”青田印,出自王世襄珍藏,以22萬元成交。
吳昌碩的“人生只合駐湖州”象牙閑章,拍出78.1萬元。王福庵的“嘉業(yè)堂”等四方象牙藏書章以35.2萬元成交。一方孫中山自用印,也以高出估價近6倍的14.3萬元成交。張石銘的33方犀角藏書印,成交價為137萬元,成為全場標王。西泠印社舉成功,地鼓舞了藝術(shù)市場,國內(nèi)的主流拍賣公司開始把目光鎖定印章。由于名家篆刻印章存世量,征集不易,鑒定困難,有些公司就另辟蹊徑,向“當代名家篆刻”、“名貴印石”方面進行拓展外延。
印章的內(nèi)容和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直接影響其價值和市場行情,西泠拍賣2006年秋拍中方介堪刻張大千象牙用印“瀟湘畫樓”就是好的例子。此印不僅因其刻制精美,品相較大且完整,同時也承載了方介堪與張大千之間的友誼,才創(chuàng)造了99萬元的天價。而相比之下,方介堪先生的一般篆刻作品則在萬元左右。該場拍賣中另一方吳昌碩刻象牙閑章“人生只合住湖州”也因此內(nèi)容的特殊性,以78.1萬的成交。一方印章在有好的內(nèi)容的同時,刻制的精美程度對其價值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特別是一些在篆刻家作品集中有所注錄的篆刻作品,這類作品相對來說屬于作者的代表作,其價值與其他作品的區(qū)別也可想而知。
近年因各類名貴印材資源逐漸,其價格也不斷攀升。特別是田黃、雞血等名貴印石,更是如日中天。在西泠拍賣2008年春拍印章專場中,一方4厘米見方,高8厘米的田黃凍雙鳳鈕閑章,因其高、大、方的品相,終以431.2萬元成交。此外印鈕雕工也是影響其價值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印鈕發(fā)展的歷史上,名家輩出,清代有楊玉璇、周尚均等,近現(xiàn)代又有林清卿、林文舉等人。這些名家精良的雕工,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
深圳正規(guī)玉石拍賣價格表
面議
產(chǎn)品名:玉器
福州哪里有玉石免費征集
面議
產(chǎn)品名:玉器
上海元代瓷器成交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
北京正規(guī)古錢幣免費拍賣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
成都壽山石印章免費征集
面議
產(chǎn)品名:印章
深圳專業(yè)古錢幣免費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古錢幣
深圳宋代瓷器免費評估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
東營有沒有玉器誠軒免費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