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汽車的齒輪油,或許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就是汽車的變速箱油,俗稱齒輪油。近就有朋友問小編,什么情況下需要更換齒輪油?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變速箱油的作用:
變速箱油具有潤滑,清洗,防銹,散熱、排擋等作用,車在行駛過程中齒輪高速運轉、摩擦產生熱量,這就需要變速箱油來潤滑和降低溫度,一次車輛的正常運行,同時還能在嚴苛操作條件下減少油品損失。
變速箱油多久換一次?
手動變速箱:
駕駛員對車輛操作的熟練程度、車輛經(jīng)常行駛的路況、一段時間內行駛里程的多少、是否經(jīng)常速飆車等,決定了齒輪油的更換實際周期和里程。
一般來說2萬公里以內更換變速箱油是沒有問題的,超過2萬公里就需注意了。只要掛擋順暢,變速箱噪音變化不大,就可以放心的跑;如果一個時期以來,掛擋明顯生澀,大不如以前流暢,超過100公里以后變速箱噪音明顯增加,這時不論跑的里程是3萬還是6萬,都是及時更換變速箱油。否則會加劇變速箱齒輪的摩擦,使你的愛車過早進入大修期。齒輪油的更換過于頻繁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適時。
自動變速箱:
變速箱油在一般情況下需要每兩年或每行駛4萬公里更換一次自動變速箱油(簡稱ATF)。不過也是因車型而定,不同的車型要求不一樣。就日系車型來說,建議4~6萬公里更換一次。高速行駛較多的車輛建議4萬公里左右更換一次。
不更換帶來的隱患:
變速箱油長期在高速高溫下工作會變質揮發(fā),從而加劇機械零件的磨損,嚴重時損壞變速箱內部零件。長期不更換變速箱油,車子冷車會出現(xiàn)起步無力的現(xiàn)象。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輕微的打滑等現(xiàn)象。長期不更換變速箱油,變速箱油會變濃,易使變速箱散熱器受阻,從而導致變速箱油溫過高,加劇磨損。
如何選用車輛齒輪油的粘度級別?
原則上,氣溫低、負荷小的條件下,可選用黏度較小的車輛齒輪油;氣溫較高、負荷較重的條件下,可選用黏度較大的油品。
(1)選用車輛齒輪油粘度等級,主要根據(jù)其使用環(huán)境的低氣溫和高氣溫。齒輪油的黏度應低溫度下的車輛順利起步,又能滿足油溫升到高后的潤滑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國南方地區(qū)可選用90號或140號油,東北及西北寒區(qū)宜選用85W/110或85W/140號油。
(2)對于重載或道路條件惡劣的車輛,應選用高別黏度牌號車輛齒輪油。
(3)選用齒輪油時應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溫度及車輛的實際使用情況來定。一般夏天選用齒輪油的黏度高一些,如140或85W/140。冬季選用黏度低一些的齒輪油,如90或80W/90。在重載、道路條件惡劣或齒輪機構有相當磨損量的條件下,應選擇高別黏度牌號的齒輪油。在車輛各傳動裝置對齒輪油使用性能要求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可選用同一性能級別的齒輪油。
(4)不要誤以為高粘度齒輪油的潤滑性能好。使用黏度太高標號的齒輪油,將會使燃料消耗顯著增加,特別是對高速轎車影響更大,應盡可能使用合適的多級齒輪油。在潤滑條件的前提下,應選用黏度級別低、多級的齒輪油。
車輛齒輪油的極壓性是否越高越好?
回答是否定的。齒輪油的極壓性太強,易造成腐蝕性磨損。車輛齒輪油應具有適度的極壓性,以維持適當?shù)某休d性和抗腐蝕性。
解決高位槽噴油先把高位槽安裝到合適的位置,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下如何安裝導熱油高位槽
高位槽安裝高度是基于大于泵的氣蝕余量和導熱油工作狀態(tài)下的飽和蒸汽壓,又用熱點,所以先滿足導熱油泵氣蝕余量3~5米,而一般不選用蒸汽壓過高的導熱油,如遇情況所選用的導熱油在工況狀態(tài)下蒸汽壓力大于5米(循環(huán)油泵正壓操作)或設計不采用高位膨脹槽,則可采用惰性氣體(如氮氣、二氧化碳等)加壓密封,采用這種措施對導熱油的使用壽命更為有利。高位膨脹槽應安裝在導熱油加熱系統(tǒng)的處,否則高位熱用戶的導熱油充不上去,如果強制讓導熱油充上去,高位槽將要冒頂。為了防止導熱油高溫氧化,據(jù)試驗以不60℃為宜,因為60℃導熱油的氧化將會加據(jù),防止高溫的手段主要是高位槽不能保溫,膨脹管管徑一定要按規(guī)定設計不能太粗,且高位槽至油氣分離器的距離不能太近,亦既是說油氣分離器和高位槽之間的膨脹管相對而言越長越好,有利于導熱油散熱,當然該管線更不能保溫,甚至該管線采用帶有散熱性能好的翅片管效果更加。高位膨脹槽可起到排氣、補油和脫水等多種功能。
(1)當導熱油裝入系統(tǒng)時需要把系統(tǒng)內的空氣趕出去,在開工正常運行后,隨著運行周期的,導熱油會產生裂解氣(如氫氣、甲烷、乙烷、乙烯......等),這些氣體隨時應通過油氣分離器和膨脹管排到高位槽,這一排放分離的過程比較容易是因為導熱油(密度800kg/m3)和這些氣體(空氣密度1.3kg/m3,混合石油氣密度18-30kg/m3)之間的密度差太大的原因。為了防止氣阻,膨脹管的安裝一般不采用小于或等于90°的彎頭,通常用于大于90°的慢彎連接管。這樣既解決防止氣阻產生,又能金屬設備管路熱應力。
(2)補油:導熱油使用一段時間以后,自然損耗5~10%/年,需要補加,高位槽液位降低后用補油泵從低位槽向高位槽補加到正常液位,一般維持常溫1/3,工作溫度時<2/3的液位屬正常,否則應懷疑設計安裝和操作是否有誤,在生產過程中任何情況下高位槽不應沒有液位。
(3)脫水:因裝的設備經(jīng)過水壓試驗后有殘留水,循環(huán)油泵夾套冷卻水漏入,導熱油桶漏入雨水……等原因,使系統(tǒng)內導熱油含水,導熱油在開工升溫時(100~150℃)水突然汽化(汽化后常壓下膨脹量為800多倍),造成油泵抽空,高位膨脹槽噴油,無法繼續(xù)升溫和正常操作,為此在開工初期導熱油加熱系統(tǒng)進行脫水,脫水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為了處理好這一過程先需搞清脫水的條件:溫度100~150℃,掌握升溫速度和蒸發(fā)量,具有較大的蒸發(fā)面和空間,有足夠的壓頭將油輸送到高位槽,排氣口不宜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