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套人民幣成交價格,套人民幣合理價位,套人民幣私人收購,套人民幣交易價格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京。全國解放后,各大區(qū)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國人民銀行相繼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區(qū)和臺灣省外,全國范圍內貨幣已經統(tǒng)一,人民幣成為中國的合法貨幣。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fā)行券別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種;版別共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特殊版別
1000元券版(耕地)是套人民幣中一枚狹長幣,其規(guī)格為150mm×62mm。除1000元狹長版外,套人民幣票幅規(guī)格長寬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0.8。
5元第三版(牛)是現有五套人民幣中,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手寫體字樣的幣種。
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版(駱駝)這四版人民幣的背面印有維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5000元第三版(駱駝)和10000元(牧馬)這兩版人民幣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5000元第五版(渭河橋)是套人民幣中一種從左向右書寫行名、年號以及面額文字的版本。
2011年看到臺灣陳正統(tǒng)先生《人民幣版式收集探索(六)》一文中談到套人民幣中發(fā)現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農民”圖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錢塘江大橋”圖案星水印券;壹萬元“軍艦”圖案星水印券和壹萬元“雙馬耕地”圖案星水印券。為此,仔細鑒賞了所集一套人民幣又發(fā)現在兩種伍萬元券中也有相同規(guī)則的水印,此種水印并非印鈔前設計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種印鈔紙。這就打破了原來對一套人民幣提出“在防偽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記外,均無水印”的說法。由此可見套人民幣紙幣由于它誕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隨著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陸續(xù)發(fā)行至全國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紙質、技術和印刷廠都是較第二、三、四套人民幣復雜得多。這就使得套人民幣紙幣具有更深廣的研究、鑒賞天地。
套人民幣紙幣在2000年前紙幣收藏家還未將其列入收藏系列,然而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特別是港臺及海外華人收藏家看好套人民幣收藏的價值,在近幾年形成了收藏熱點,使得其價位節(jié)節(jié)上升,年年向上推高。尤其是高品位的六張蒙、維文版紙幣更是一券難求,身價百倍。這一勢頭使得國內外紙幣收藏家大為吃驚。國內很有聲望的老收藏家出讓了整套人民幣,其價位僅為17萬元人民幣。還遠遠不抵今天一張蒙文版壹萬元“牧馬”的價值。該鈔券在臺灣正理鈔幣社編印的“中國近代貨幣人民幣系列”書中9.5品標價35萬人民幣,全新品為100萬人民幣。真可謂是中國單張紙幣價位了!
在人民幣收藏中,套人民幣屢創(chuàng)拍賣天價,除了全套足足六十張的整體收藏難度較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一張人民幣收藏之,號稱“史上牛人民幣”的套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史上牛人民幣-壹萬圓牧馬圖正面主色為紫色,票幅140×75mm,冠字只有三羅“ⅠⅡⅢ”一種。主圖案描繪一位蒙古牧民,手執(zhí)修長的“套馬桿子”,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牧馬。天空遼闊,牧草豐美,近景處以頭馬為首的數匹駿馬神態(tài)悠閑緩步前行,遠景處成群的馬兒或吃草,或休憩;牧馬人、馬與自然構成一副和諧的美麗圖畫。背面主色為茶色,繪有蒙文行名并刊印面值(主要在內蒙古地區(qū)發(fā)行)。
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觀賞、紀念、珍藏、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受到拍賣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別青睞,套人民幣中一萬元面額,有牧馬圖(有蒙文)和駱駝圖(有維文)兩款。其中,1951年5月17日發(fā)行的一萬元牧馬圖案幣(有蒙文),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賣會上,出達5萬元。業(yè)內人士分析,初期套人民幣有其特身價,其中的珍藏價值還會走高,將來開出天價都是不足為奇的。一些連號碼鈔票的價值本身就比一般品種高。有報道說,兩枚連號碼的1951年版“伍仟元(牧羊圖)”從5000元起拍,終以12萬元落槌成交,成為值錢的人民幣之一。
————— 認證資質 —————
全國套人民幣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