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翡翠玉石,玉石拍賣地點(diǎn),東莞玉石,和田玉石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就升值空間來講,年代感的藏品是很有賞析實際意義的,更何況清朝翡翠鐲子的純凈度會相對性高一些,那時生產(chǎn)加工技術(shù)性沒那么強(qiáng),因此 外界添加劑存有得較為少,總體來說,清朝翡翠鐲子還是非常值得大家個人收藏的,一些情況下,藏品便是要一些時代的氣場,更何況好的翡翠價錢本也不低,更不要說清朝的,簡單而言,這還是老古董呢。
玉器自古以來都是國人喜愛的文玩物件,好的玉器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是文玩圈備受追捧的對象,而玉器拍賣,就是這些玉石的流動方式之一。近年來,玉器拍賣市場十分火爆,玉器拍賣的行情也一路走高,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
從玉雕作品的形制看,雖然大型陳設(shè)類擺件在價格上占優(yōu)勢,但人氣上卻是文玩小品、玉牌、圓雕把玩小品較旺。西泠印社2009年秋拍中,俞艇2008年獲“天工獎”銀獎的黃玉壺以212.8萬元成交,而翟倚衛(wèi)2007年獲“天工獎”金獎的倩影白玉牌也拍到了168萬元,可見小玉牌的價格并不低。該公司四場拍賣中,6組玉牌成交價在百萬元以上。
拍場上,名家的成交價基本都會落在高估價一端。坊間有這樣一種傳聞,“品質(zhì)優(yōu) 良的羊脂白玉10年前每克僅為20-30元,5年前漲至800-1000元,2010年已炒到1-2萬元。”這些數(shù)據(jù)雖無據(jù)可查,難以采信,但至少說明和 田玉的價格幅漲相當(dāng)驚人。雖然沒有可證的原料按克成交的具體案例,但從拍賣成交的玉雕作品來看,雕成品每克萬元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
蘇富比亞洲50周年晚拍中登場的一條翡翠珠鏈同樣驚艷全場,這條項鏈的每顆珠子都擁有帝王綠的濃艷和質(zhì)感,顏色均配,而翡翠珠項鏈極受藏家珍重,如斯極為。以HKD61,489,000成交,同比2020年蘇富比春拍以HKD80,657,000成交的帝王綠翡翠珠項鏈略顯遜色,但依然是令人亮眼的成績!
緬甸天然翡翠珠配鉆石及紅寶石項鏈 保利拍賣成交價:RMB 34,500,000
這條天然滿綠翡翠珠鏈,以3450萬成交。項鏈由41顆緬甸天然翡翠玉珠串聯(lián)而成,珠粒光潤飽滿,翠色濃郁,直徑約12.84-13.34 mm,整體長約54.5 cm,乃同類翡翠珠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