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咸豐通寶,古幣,銅幣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品牌 |
古玩古董 |
材質 |
銅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田園 |
工藝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家居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動物 |
寶福局咸豐通寶私下洽談
標簽: 金代 稀罕 至寧元寶楷書 背折五 收藏 分類: 遼金西夏元
至寧美書美制錢 一顆更為珍
稀罕金代《至寧元寶楷書背折五》珍賞
稀罕的金代《至寧元寶楷書背折五》銅錢珍賞
至寧元寶,乃金代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至寧元年(公元1213—1213年)鑄幣。形制大小早前僅發(fā)現小平和折五,楷書(小平有行楷意)旋讀。言及至寧元寶楷書折五錢,亦是名聲顯赫,其曾授老古泉五十名珍之爵。
不過,隨著本世紀大東北開山,林林總總的遼金錢幣大發(fā)現以來,至寧元寶楷書錢漸有所現,雖非泉涌,然亦非早期發(fā)現那般極罕,而且其折五錢存在兩個版式。在2014年7月14日、15日,愚博客曾經就至寧元寶楷書折五錢不同版式有兩篇博文和不同展示(參見:金珍版《至寧元寶光背楷書折五直鉤元…;珍奇《至寧元寶楷書斜勾直勾元雙版式合背…)。
因此,對于此錢發(fā)現后之經歷等以及相關感言在此不再贅述。今日賞泉,則是再將愚帳中所藏另一枚至今仍的至寧元寶楷書背錢擇出,拍照亮相,發(fā)于博客公展鑒賞,以再證該泉絕非之前譜著所論矣。
首識書相。展目本品,可見其面文‘至寧元寶’四字,楷書書體,旋讀,背穿上紋。其楷書地道,筆劃間隔有距,橫直豎立,起收有頓,轉折見鋒,可謂筆筆有力,俊朗之書相彰顯,尤可感書者之書力非同尋常。此外其書體書意,非瘦金書而是地道正楷書,唯‘寳’字仍可感其略具徽廟遺風。而其‘元’字書意,則為‘斜鉤元’版式,而其背穿上正中鑄‘’一枚,清晰可見,無需細表。毫無疑問,本品之書相,乃官鑄樣錢應有的書相風格,可謂美書美制,凸顯金代鑄幣之本色,開門書相不疑。
次觀鑄相。一眼可見,其鑄制相當精整,直徑約為33.5毫米,重約8.71克,錢體較薄,重量偏輕,細察因其肉薄之故(薄肉凸廓),乃折五形制(金代鑄幣折五略偏?。?。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地章平坦,穿輪干干凈凈。續(xù)觀字廓紋飾,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面背緣廓線條規(guī)矩勻稱。無需多言,本品鑄相規(guī)矩尤精,其貌相非一般行用錢可比,具樣錢之范兒,非官爐出品莫屬,鑄相之門得開。
再察銹相。不難看出,本品薄銹濃漿,干生坑銹相,出于大東北窖藏??梢娖渚G銹裹縛錢體,銹色純真,皮殼疊嶂,深淺相間,分布自然。測其銹痂皮殼質地,堅硬而不糟。續(xù)察其包漿,老道潤和,踏實而不生澀。露銅之處可識其乃青銅質地,銅色亦是彰顯熟老。無需細表,一言以蔽之,本品銹色包漿本真地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無異無邪,銹相之門洞開,興安嶺綿延直奔眼底矣。
一番鑒賞,幾度審視,此枚‘至寧元寶楷書背折五’銅錢,三相一材,開門見山,彰顯,實乃毋容置疑之品,非流市之偽品可比矣。前述,此錢早已非授爵名珍時那般珍罕,然仍非唾手可得之品,尤其是此背之式,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卻是更為少見難得,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矣。
上海紫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5年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