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別名 |
貝殼扣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紐扣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對它的使用,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祖先波斯人,就已經用石塊做成紐扣使用。而我國周代已開始采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朝內有專管制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guī)范,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
收藏的紐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塊、貝片、動物角和核桃、椰殼制作的簡單紐扣。這說明我們華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日本出土的古墳時代中期,以人體形象做成的埴輪上所展現(xiàn)的圖樣顯示,男服裝是衣和裙子組成,衣為窄袖上衣,前胸的對襟由紐扣連接。可見,日本人在古墳時期前就已經使用了紐扣。
十六世紀,中國人把紐扣傳到了歐洲,當時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只是用做服飾。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鉆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貴重的材料,精做成紐扣使用。法國有國王路易十四,用1.3萬枚珍貴紐扣鑲做一件王袍的記載。我的藏品中,就有用珍貴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銀貴重材料制作的珍貴紐扣。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