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哪里可以出手古董古玩
服務項目 |
鑒定,拍賣,展銷,私下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汝窯,五大名窯之一,因產(chǎn)于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zhèn)清涼寺村,汝瓷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中華傳統(tǒng)制瓷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zhì)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nèi)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清代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都有仿燒,仿得好的還是雍正、乾隆朝,釉質(zhì)雖沒達到與北宋汝窯瓷器完全一致,但也非常漂亮、優(yōu)雅。如雍正仿汝釉雙耳扁壺和乾隆仿汝釉雙系魚蔞尊等,都堪稱代表作。在宋代瓷器中,汝瓷難模仿,很難達到,即使現(xiàn)在也做不到,只能說是接近。
一、汝窯的工藝特點
與當時并存的其他主要窯口相比較,如宋官窯、鈞窯、定窯、哥窯、耀州窯等,汝窯的制作不同之處,就是它的工藝特點。汝窯造型力求簡約實用,不再追求傳統(tǒng)造型的堆塑和煩瑣的裝飾,如宋影青、越窯、耀州窯等一些產(chǎn)品的工藝模式。汝窯瓷器因是宮廷用品,是當時文化的代表,所以具有作用,從而影響了后世瓷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已知汝窯器型有瓶、尊、壺、燈、爐、碗、盤、洗、奩、水仙盆、立體獅子等。另外,個別器物上還有銘文,如“奉華”二字多見于尊、瓶、碟等器上,應是奉華宮物。“蔡”字見于碗、碟、洗上,有的字口內(nèi)殘存微量金粉。
二、汝窯的顏色的燒制方法
汝瓷釉色多樣,屬于青瓷類,細分有天青、粉青、青綠、豆綠、天藍、月白等。其釉面滋潤柔和、質(zhì)感如玉,似酥油閃光。配釉原料主要是當?shù)氐狞S金土、黑長石等,內(nèi)含有三氧化二鐵,加入瑪瑙粉末后,和水攪拌均勻,呈乳濁狀,沾到胎體上陰干,適時入窯。入窯后嚴格火控,窯內(nèi)完全處于還原氣氛,即一氧化碳之中,這個還原劑能奪取三氧化二鐵中的一個鐵原子,使之變成氧化亞鐵,與瑪瑙、長石等相融,生成新的青色化合物,便成了汝釉。由于掌控火候和胎體、釉漿配方比例及其他操作方面的差異,便形成了釉色表面的差別。
三、汝窯的制瓷技術(shù)
汝窯的胎體并沒有當時技術(shù)的多少,屬半瓷半陶的硅酸鹽類。胎體有吸水性,色泛黃灰,松軟有細孔,就是俗稱的香灰胎。汝窯的雅美全憑汝釉的包裝。因胎體松軟,所以敲擊聲發(fā)木,無悅耳之音。
“汝官”是支釘燒,支釘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就是當?shù)氐匿X釩土。燒成針狀支釘后,根據(jù)器物大小、形狀,將其粘在墊片(墊餅)上。支釘一般都是單數(shù),個別可有雙數(shù)。將其放入匣缽內(nèi),遍身施釉的器物放在支釘上,蓋上缽蓋,用耐火材料泥封,燒成后取出。器物隱蔽處只留下小的釘痕,使器物顯得。器物上留下的疤痕,古人稱之為“芝麻釘”。另外,較大的一些器物,有的用支線釘,支線釘痕成短線狀,位于圈足根部內(nèi)側(cè)。以所見汝窯器物看,除支釘燒,還有墊燒和圈足露胎燒,胎體有手拉胎和模制。汝瓷的大特點是“粗糧細作”,胎土和釉料都是“就地取材”,胎土粗劣,又沒有掌握使用溶劑的技術(shù),便在釉料上下功夫,破天荒地使用當?shù)禺a(chǎn)的瑪瑙入釉,這是大膽的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火控”方面,制作者摸索出一套的、適用于“此胎此釉”的燒制工藝。論材質(zhì)、條件,其他幾大名窯都優(yōu)于汝窯,但卻汝窯為“魁”,這就不能不歸功于“工匠精神”。
4:汝窯只有小器型嗎?
宋代汝窯是當時宮廷用瓷,工藝,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明代王世懋在《窺天外乘》中說:“宋時窯器以汝州,而京師自置官窯次之?!彼С帧叭旮G為魁”的結(jié)論。
汝窯一般器型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超過30厘米的極少,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F(xiàn)在看來,這些說法不夠準確了。據(jù)多年觀察,民間對汝瓷的收藏不少,這絕不是真、假不分,是確真無疑。幾十年來,出土的不少,超過30厘米的大器也并非沒有。
從瓷片斷面可看到汝窯胎體呈黃灰色,即香灰胎
五、汝窯釉面開片形成的原因
汝窯釉面有開片,是胎體與釉面的膨脹系數(shù)不同導致的。不同式樣的開片,便成了汝瓷的重要裝飾。有的細密,互相交織疊錯;有的如魚鱗,有的似蟬翼,有的直長如枝條,被稱為冰裂紋、蟹爪紋、魚籽紋等,既具象又抽象,充滿神秘感。在有些釉面的開片紋路中,有深淺不一、成簇、成片的黑色沉淀。還有一種釉面的?;潭群芨?,呈透明的玻璃質(zhì)感,開片細碎,與乳濁釉明顯不同。
釉面開片本是產(chǎn)品的缺點,但自古就受到文人雅士們的青睞,成了審美鑒賞的一種標識。但有少量汝窯,釉面光潤無開片,或開片輕微,人的眼睛不易發(fā)現(xiàn),古人認為這種汝窯更優(yōu)。
釉面裝飾還有氣泡,古人贊美它“寥若晨星”。汝瓷釉漿主要成分是黃金土,含有微量三氧化二鐵,與窯內(nèi)一氧化碳(還原氣氛)接觸后,有的氧原子與其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成為氣泡,排到外面,在液態(tài)的釉面上留下點狀泡痕。有的氣泡在釉液里尚未釋放出來,但窯已?;?,窯內(nèi)溫度尚好,小氣泡便聚結(jié)成大氣泡。待窯溫緩慢下降后,釉面凝固,稀疏的大泡留在釉下,便成了“晨星”,為此賞者點贊有加。
六、關于汝窯的鑒別方法
汝窯工藝早已失傳。20世紀50年代河南就有組織地研究、復制汝瓷產(chǎn)品,并獲得成功。后,由于收藏熱的興起,河南等地有私人小窯也仿制汝瓷,并且作舊,冒充宋汝騙人。要想認識真的“宋汝”,見真器,手拿把掐,將形制、質(zhì)地、釉色、紋片等工藝特點牢記在心,手感重量和溫度都要體驗。只有記住真的,才能辨別出假的。一般來說,辨別可分以下3步。
一看形制??础八稳辍敝杏袥]有這種器形的東西,如果釉色質(zhì)地等其他工藝與“宋汝”均相同,那么這件東西就是新發(fā)現(xiàn)的宋汝新器形。不過,現(xiàn)在大多是造偽者為迎合收藏者的心愿,造出的一些奇形怪狀的“汝瓷”;也有的是仿造早已發(fā)表過的、大家所熟悉器形,然后酸咬,作舊制造“真相”。
二看質(zhì)地。用手指輕彈,如聲音不發(fā)木,手感不對,或輕或重,支釘痕過白或過臟,釉面有人為的傷痕或油污,都要警覺。老東西不一定都臟?!八稳辍惫に嚲桑凶匀坏摹鞍鼭{”,釉面往往出現(xiàn)未化開的瑪瑙顆粒;胎色黃灰,不密實,松軟?!八稳辍贝擅婀鉂?,自然不刺眼,如果釉面雖不刺眼,但手感發(fā)澀,或有刺鼻的味道,就要警惕了。當代仿品一般都是胎體較薄、較堅硬,敲擊發(fā)聲較高,沒有自然包漿。
三看氣泡?!八稳辍庇貌駸?,裝窯用匣缽,火力漸進,燒成停火后保溫好,缽內(nèi)冷卻慢,小泡有機會聚成大泡,故氣泡稀疏,“寥若晨星”。新仿品多用電爐或氣爐煉制,氣泡現(xiàn)象與宋汝瓷不同,或小泡密集或看不見氣泡,或泡大而眾多。
對藏友來說,索到一件“宋汝”真器,并非易事,往往追求一生而不可得。這樣看來,不如收藏真品下一等的大師之作,之后,它也就成了文物。
瓷器的開片,古來有之。宋之前,鈣釉鉛釉,均俱開片,淺且薄,無特美。自宋始,猶如墻上花影動,疑似玉人來。有影而無蹤。宋代的乳濁厚釉,南北爭高,千古唱。一時絕技,后世無傳。北有汝,鈞之藍,南有官,龍之青,即使白定,五代宋早之透明,至宋晚而成乳白。偶有開片,深切奇詭,瑰亮如冰,厚重而明澈,似佛而無面壁之苦,近道而有煉丹之妙。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