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作為紫砂壺內(nèi)在特質的外在流露,能為我們鑒別真?zhèn)翁峁╆P鍵線索。的紫砂壺,在燒制出爐后,或許會殘留一絲淡淡的土腥味,這是源于紫砂泥料天然的質樸氣息,如同大地的呢喃。亦或是帶著些許窯燒味,那是高溫燒制過程留下的 “烙印”,仿若訴說著浴火重生的歷程。但無論如何,絕不會有刺鼻、難聞的異味。
觸摸壺身,原礦紫砂壺表面有著細膩而豐富的顆粒感。由于紫砂泥料是由礦石經(jīng)風化、陳腐、研磨等多道工序制成,即便經(jīng)過精細加工,壺身仍保留著微小顆粒,如摸上去似有細微沙礫,卻又不失溫潤。用指腹輕輕摩挲,能真切感受到泥料的天然質感,這是化工壺、灌漿壺等仿冒品難以企及的。化工壺為追求表面光滑,泥料目數(shù)往往過高,且添加玻璃水等物質,摸起來極為光滑,毫無顆粒觸感;灌漿壺則多采用劣質陶土或紫砂邊角料,質地松散,重量偏輕,手感發(fā)飄,與真正的紫砂壺截然不同。
然而,這一路雖布滿荊棘,卻也樂趣無窮。當我們沉浸其中,不斷鉆研,逐漸練就一雙慧眼,能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準確識別真品與贗品時,那份成就感。每一把經(jīng)鑒定的真品紫砂壺,都承載著歷史的溫度、文化的厚度與藝術的高度,是先輩匠人智慧與心血的結晶。
希望各位壺友在收藏之途,不急不躁,以敬畏之心對待每一把壺,將鑒定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如此,方能在名家紫砂壺的世界里暢游無阻,覓得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珍品,讓這些紫砂瑰寶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傳承后世,延續(xù)中華傳統(tǒng)工藝的不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