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新的學術之路上,徐邦達、啟功兩位先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于啟功,人們一般都知道他是書畫,其實他成名很早,而且與故宮有很深的緣分。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設有以學術活動為主旨的,所聘委員俱為有關研究領域的一時之選,故宮聚集了一大批中國當時為的文史及古物研究的學者??箲?zhàn)勝利后的1947年,故宮重建,后公布的47位委員中,有書畫10位,時年35歲的啟功就嶄露頭角,為世所重,與張珩、蔣縠孫、朱家濟、鄧以蟄、張爰、張伯駒、徐悲鴻、沈尹默、吳湖帆等并列;其他九位的專長都注明為“書畫”,唯啟功注明是“書畫史料”。楊新得到啟功指點,自是十分幸運。在楊新的書畫鑒定文章中,可以看到經常引用啟功的話??煞Q為他代表作的《書畫鑒定三感》,不僅說明是受啟功先生《書畫鑒定三議》寫法的啟發(fā),且其第二點“望氣”之法得失有無、第三點書畫鑒定的“模糊性”,就是直接引自啟功的論點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作進一步闡發(fā)的。
《富春山居圖》 元 黃公望 局部
題跋,雖然它也是依據之一,不過,凡是書畫上并不都有,它不能如印章一樣可以左右逢源地隨時運用。題跋本身是書,而取以作證的在于它的文字內容,這些文字的內容,或者以詩歌來詠嘆書畫,或者以散文來評論書畫,或者記述書畫作者,或者評論前人的題跋的當否并對書畫加以新的評價,它對鑒別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
《搗練圖》 唐 張萱 宋摹本 局部
年月:書畫上或題跋上所題的年月或與作者的年齡、生卒年不符,或與事實有出入,也將被認為是作偽的佐證。
避諱:在封建帝王時代,臨文要避諱,就是當寫到與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寫一筆,這就叫避諱,通稱為缺筆。在書畫上面,看到缺筆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諱,就可斷定書畫的創(chuàng)作時期,不能早于避諱的那代皇帝的時期,否則就是作偽的漏洞。這一問題,一向作為無可置辯的鐵證。
題款:以書畫的題款作為鑒別的主要依據,只要認為題款是真,可以推翻其他證據來論定真?zhèn)巍?br />
如從以上方面對一幅古書畫進行鑒定,即使不確定該作者的筆墨特征,也能從容自信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