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下跌的原因
金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是近期美元指數不斷上升。貨幣價格與包括黃金在內的貴金屬價格是一種蹺蹺板的關系,如果美元指數上升,黃金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美元指數下滑,黃金的價格就會上升。
其次是的影響。因為,很多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很大影響,目前全球的經濟正在進入恢復狀態(tài),在失業(yè)率減少的同時,通貨膨脹率上升。因此美聯(lián)儲有意在2年內加息,這必然對金價造成影響。
如果去黃金回收的小店出售,還有可能被“吞”掉一點黃金,甚至可能被騙。如果真的想投資黃金,可以跟加工工廠直接交易。此外,如果投資金條,好在一家銷售機構購買--銀行或者金店,因為任何一家銷售機構都不回收其他銷售機構的金條。
因為貴金屬的特性,讓年輕人對黃金首飾多了“保值”的預期。這份預期一定程度上有據可依:相比許多貴重商品“離店即半價”的折價,黃金首飾的確是一個“不容易掉價”的選項。但要是真的是為了投資,金條是更直接的選擇。只是硬邦邦的金條,似乎又缺了些什么。
比起市場大盤的金價,年輕人愿意為這份情感買單的額度,才是黃金首飾的標價所在。民國時期俗稱的黃魚金條多少錢這個問題,說起來就很復雜了。當時市面上有個俗稱的說法,就是“一條小黃魚一支槍”。
當時這“黃魚”是有大有小的。那時候的“黃魚金條”有1兩、3兩、5兩、10兩等不同規(guī)格,常見的是十兩的大黃魚和一兩的小黃魚。
“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大金條。過去民國是規(guī)定按舊制1斤16兩,1兩是500克。500/16=31.25克,“大黃魚”金條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黃金。
本來“大黃魚”是通行的規(guī)格,富有家庭通常會存幾根金條作為壓箱底錢。但后來金貴銀賤,普通百姓也紛紛想買黃金,而“大黃魚”顯然太貴了,一般老百姓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合今天的31.25克),俗稱“小黃魚”,當時中產家庭一般玩這個。按照現(xiàn)在400多一克的金價,這也得一萬三四了。
另外還有上海通行的標金,是10市兩一條。其形為長條式,長約四寸,寬約五分,酷似小磚。上海通行標金每條漕平十兩(漕平一兩合1.17854盎司。其成色為978(千分之九七八之意),故曰“九七八標金”或“標金”。這玩意兒主要用于上海金市交易,當時上海與荷屬東印度爪哇等處,交易信息是無線電報直接通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