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度
光澤度指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在光線照射下,向同一個方向集中反射光線的能力。光澤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表現為亮度大。光澤度主要決定于油墨中連結料的種類及性質,油墨制造中煉制工藝的處理以及墨膜干燥后的平整程度。此外油墨的光澤度還受到油墨組成中顏料的性質,粒子的大小形狀及分散度的影響;油墨的透性、流平性、干燥性等性能的影響;承印基材的影響等等。
遮蔽油墨是什么油墨
遮蔽油墨,從印刷后形態(tài)上看,在透明材料上不透光,這個一般是用在麥拉等產品上;在不透明材料上看無針孔,無深淺不一。從功能上看,在金屬等材料上印刷后完全遮蔽承印材料。如陽極氧化時為了做裝飾效果,保留出圖案,就要印刷高遮蔽油墨,此外此類油墨還要耐強酸強堿,陽極氧化工序結束后遮蔽油墨還要用化學藥水退去。
膠印油墨回收,據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早生產炭黑的國家之一。在古時候,人們焚燒動植物油、松樹枝,收集火煙凝成的黑灰,用來調制墨和黑色顏料。這種被稱之為“炱”的黑灰就是早的炭黑。
1821 年人們在北美地區(qū)用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炭黑,從此炭黑不再是“炱”那么簡單,它是“氣態(tài)或液態(tài)的碳氫化合物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進行不完全燃燒或熱裂分解所生成的無定形碳,為疏松、質輕而極細的黑色粉末”。大片油氣田相繼開采,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推動炭黑生產由手工操作邁入了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時代。
1912 年人們發(fā)現炭黑對橡膠具有補強作用,從此炭黑逐漸成為橡膠工業(yè)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世界橡膠工業(yè)原材料耗用量排在位的是生膠,第二位的是炭黑;換言之,炭黑已成為消費量大的橡膠配合劑。炭黑的耗用量一般占橡膠耗用量的40%~50%,也就是說,在橡膠配方中,通常每使用2份橡膠就會搭配使用1份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