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銑鏜床銑刀
由于落地式銑鏜床以加工大型零件為主,銑削工藝范圍廣,尤其是大功率、強力切削是落地銑鏜床的一大加工優(yōu)勢,這也是落地銑鏜床的傳統工藝概念。而當代落地銑鏜床的技術發(fā)展,正在改變傳統的工藝概念與加工方法,高速加工的工藝概念正在替代傳統的重切削概念,以高速、高精、帶來加工工藝方法的改變,從而也促進了落地式銑鏜床結構性改變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當今,落地式銑鏜床發(fā)展的Z大特點是向高速銑削發(fā)展,均為滑枕式(無鏜軸)結構,并配備各種不同工藝性能的銑頭附件。該結構的優(yōu)點是滑枕的截面大,剛性好,行程長,移動速度快,便于安裝各種功能附件,主要是高速鏜、銑頭、兩坐標雙擺角銑頭等,將落地銑鏜床的工藝性能及加工范圍達到,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與效率。
傳統的銑削是通過鏜桿進行加工,而現代銑削加工,多由各種功能附件通過滑枕完成,已有替代傳統加工的趨勢,其優(yōu)點不僅是銑削的速度、,更主要是可進行多面體和曲面的加工,這是傳統加工方法無法完成的。因此,現在,很多廠家都競相開發(fā)生產滑枕式(無鏜軸)高速加工中心,在于它的經濟性,技術優(yōu)勢很明顯,還能大大提高機床的工藝水平和工藝范圍。同時,又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當然,需要各種不同型式的高精密銑頭附件作技術保障,對其要求也很高。
高速銑削給落地式銑鏜床帶來了結構上的變化,主軸箱居中的結構較為普遍,其剛性高,適合高速運行。滑枕驅動結構采用線性導軌,直線電機驅動,這種結構是高速切削所必需的,國外廠家在落地式銑鏜床上都已采用,國內同類產品還不多見,僅在中小規(guī)格機床上采用線性導軌。高速加工還對環(huán)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又產生了宜人化生產的概念,各廠家都非常重視機床高速運行狀態(tài)下,對人的安全保護與可操作性,將操作臺、立柱實行全封閉式結構,既安全又美觀。
一,主電機不能啟動
原因
1、主電機啟動電路故障,如:未釋放急停按鈕、電纜接線松動、24V控制電源等;
2、主電機啟動部分的相關元器件故障,如:熱繼電器、斷路器、交流接觸器等過載保護或已損壞;
3、電源問題;
措施
1、檢查主電機啟動電路是否有急停未釋放、接線松動,24V控制電源;
2、檢查主電機啟動電路部分的元器件是否有過載保護,若有需分析原因,檢查有無元件損壞;
3、檢查三相電源是否正常;
二,折彎時滑塊有時不能回程
原因
1、空載不能回程,可能為參數問題或液壓故障;
2、加工時不能回程,工件角度未達到設置值;
3、加工時不能回程,工件角度已超過設置值;
措施
1、調試Y軸折彎部分參數,折彎參數應根據實際調試,部分增益太小,滑塊會折不動或折不到位,太大滑塊會抖動,應該將參數調整為動作時滑塊不抖動,增益盡量大一點;或者是診斷程序中左、右閥偏置設置不好,太小Y軸不能到位,太大Y軸不能卸荷;如果 是液壓故障,需要檢查主壓力,檢查PV閥S5是否一直處于得電位置;
2、可能Y軸折彎部分參數增益設的偏小,可適當增加;或者壓力不夠,分析壓力不夠原因,是編程原因還是信號、液壓部分原因;編程原因主要有模具選擇、板厚、材質、工件長度、折彎方式等,液壓原因主要有油泵是否內泄漏,比例壓力閥是否污染或損壞,濾芯是否被堵住,油液是否已經污染等;
主要是編程和操作原因,檢查所編程序和加工的工件;
三,壓模具時,兩邊高度不一致
原因
1、背壓兩邊不一致,背壓設置可能偏高;
措施
1、將兩邊背壓調到規(guī)定值,保持一致;
四,任意閥被卡住
原因
1、油液使用時間太長,已污染;
2、油品質量太差;
3、油箱內進油口的橡膠皮有無老化;
措施
1、建議客戶按時更換油液;
2、更換推薦使用的油液;
3、更換耐油膠板;
五,滑塊不能快速下行
原因
1、滑塊導軌調的太緊;
2、后擋料軸未到位;
3、滑塊不再上死點位置;
4、腳踏開關等信號未進入模塊;
5、比例伺服閥有故障;
措施
1、檢查滑塊導軌是否合適;
2、檢查系統上X實際位置處是否有光標,或在手動界面檢查后擋料軸的編程值與實際值是否一致;
3、系統上Y軸狀態(tài)應該為“1”,如果為“6”,檢查Y軸實際坐標,數值應小于Y軸與回程的差值;
4、根據電器原理圖,檢查腳踏開關等輸入信號是否正常;
5、檢查比例伺服閥反饋是否正常
六,滑塊工進時在速度轉換點等待時間太長
二手數控折彎機回收再使用,還是在歐共體機電產品的CE中都是屬于強制性執(zhí)行的重要內容。對“人員和財產的安全性,控制響應的同步性及維護的便利性”明確“不宜以上述基本要素來獲取?!保↖EC204.1,GB5226.1)但在實際維修改造工作中,仍然有以下現象出現:
現象1:電氣柜防護等級不夠
我們曾經受人委托對武漢折彎機回收進行改造后的驗收,該設備的電氣柜為一人多高(約1800MM)單門寬約800mm,沒有門開關。不使用工具既可將電柜門打開,進入電柜內部。電柜內器件的防護等級為IP1.1。顯然該設備的電氣柜結構違反了GB/T5226.1─6.2.1中的下述規(guī)定:“只有在下列的一種條件下才允許開啟護殼(即開門、罩、蓋板等):a)使用鑰匙或工具由熟練機械人員或見習員開啟護殼,操作時可能不適宜開電氣設備。
b)開啟護殼之前先切斷其帶電部件;這個要求可由門與切斷開關(如電源切斷開關)的連鎖機構來實現,使得只有在切斷開關開后才能打開門,以及把門關閉后才能接通開關。c)只有當帶電件直接觸電的防護等級至少為IP2X或IPXXB時(見IEC529),才允許不用鑰匙或工具和不切斷帶電部件去開啟護殼。”金屬加工,內容不錯,值得關注。因此,該設備電柜的防護等級遠未達到“只能允許熟練技術人員進入,并遵守要求(IEC364─4─41IEC─4─47IEC439─1)。”由此埋下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
數控折彎機機床等設備的電氣柜通風,在“正壓”方式,在一些機床改造中卻沒有實現。我們曾遇到一臺國產機床,采用負壓通風,其刀架上的切削液沿蛇皮軟管進入電柜。電纜地溝中的潮氣、切削時的粉塵等等都沿著各通道、縫隙進入到電柜中。該機床使用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電氣柜內線路板及各電氣件上一層污垢,明顯的水汽(凝露)痕跡。該機床故障頻頻,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在GB5226.1─13.3中明確規(guī)定“控制裝置的外殼一般應具有不低于IP54的防護等級(見IEC529)?!庇纱丝梢?,不按標準行事,付出代價。
1. 折彎模具大致由導軌,模座,上模,下模,四個部分組成。角度分88°,90°和30°三種規(guī)格(特殊模具除外)
單V槽 V4 V5 V6 V7 V8 V10 V12 等。
模座部分:單槽模座和雙槽模座。雙槽分低工位(55cm)中工位(75cm)高工位(135cm)三種。
上模部分:直劍刀,直劍(大,小)彎刀,鵝頸(大,中,?。澋?,30度尖刀,壓平刀,簡易模具,特殊模具,圓弧刀具等。
下模部分:雙V槽 V4-V7 V5-V9 V6-V10 V7-V11 V8-V12 V15-V18等。
2.上模的選擇根據工件的避位,避釘,避螺母等結構進行合理選擇,工件需要左右避位時可選擇彎刀或左右耳刀,也可以使用特殊模具。
下模根據工件的形狀選擇下模正裝或下模反裝,主要用于避位,避釘等。當工件的尺寸小于常規(guī)尺寸而展開尺寸偏小時,在生產的前提下可使用下模偏心的方法來完成,合理的偏心量為V槽寬度的1/4。
當V槽與材料厚度的比例為6倍時,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1mm)工件展開尺寸應增加或減少0.10mm。當增加到極則無什么變化。
特殊模具的選擇根據它結構的本身形狀,性能,尺寸,外觀和機臺的安全度,機臺的壓力等進行合理利用。段差模的調整是根據工件段差的尺寸要求調整模具中間的填充物的多少來控制工件的尺寸。
3.不同的材料因為他的本身結構不同,所使用的刀具也不相同,所產生的耐酸堿,抗拉強度,材料硬度,拉伸系數,可塑性等不相同。選擇模具時可根據機床的壓力,結構,材質,工件展開尺寸,工藝要求,表面處理等進行合理選擇。一般情況下,鐵板類可選擇下模的槽口寬度是材料厚度的5-6倍,不小于4倍,不大于8倍。不銹鋼選擇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5倍。鋁,銅類可選擇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8-10倍(應避免折彎時表面產生裂紋)。
大家介紹沖床這塊,一進到以加工零件為主的沖壓車間,眼中看到的是,500噸的大二手沖床回收到2.5噸的小二手沖床回收,加上摩擦壓力機、液壓機差不多一百多臺。當然,全是帶銘牌的國標產品,也有進口的加工鐘表齒輪的精密沖床。對于還有幾臺其貌不揚,個頭也不大、既無電機,也無齒輪的簡單手壓小沖床誰也沒在意過。進入到我的眼中只能用機緣巧
我所在的車間以切削加工為主,和沖壓車間雖同在一個廠房內,天天見卻從沒仔細研究過。這種手沖是原蘇聯技術人員設計的,還是中國技術人員設計的,沒認真探究過。從50年代建廠使用到如今,只加工一種產品,一種水磨砂紙墊圈。有一種用0.5厚的08鋼板沖成孔徑40,深20,底面帶異型孔的產品零件,底面的粗糙度要求0.8。按一般加工常識得用磨床加工??蛇@個零件開始的數量是每月6萬多件,而且一干就干到現在,每年仍保持3萬件左右。
磨床是個細發(fā)活,很慢,那得用多少臺磨床啊。于是就采用了用水磨砂紙拋光的工藝。辦法是,把水磨砂紙沖成外徑40的墊圈,串裝到一個芯桿上,再夾到高速臺鉆上,用肥皂水冷卻潤滑,一個墊圈磨一件就粉碎了,也就是幾秒鐘。為防擦底不用,每磨19件就得停鉆換墊圈,墊圈的消耗量是很大的。設計這種小沖床就是加工水磨砂紙墊圈用的,而且一用就是幾十年,現代化工廠,人們感興趣的自然是高技術含量的設備,這種不能算設備,只能稱為工具的小沖床,我卻發(fā)現了它的潛在價值。
民品開發(fā),我設計了系列的閥門和龍頭,其中各零件的密封離不了密封用的橡膠和塑料墊圈。到市場采購,一個外徑20×11×2的橡膠墊圈0.15元,外徑50以上的竟要0.8元左右,一個閥門用幾個墊圈。材料費不貴,幾分錢,貴在人工和設備,我就看上了這種小沖床。因為不算正規(guī)設備,現在任務量也很小,主任又是工大時的同班同學,很爽快的就給了我一臺。后來6S時我為車間定訂做了100個鐵皮工具箱,趁我不在他卡走了一半算是回禮。
使用中我發(fā)現,這種無動力沖床,安全,不用電。工裝也極其簡單。做一個沖模本體,不論是沖什么形狀的墊圈,圓的車個環(huán)和沖頭;多邊或異型的線切割成型裝上就可以進行加工。一個小時可沖500~1000件。對5mm以下的軟塑料和橡膠件,0.5mm以下的金屬板帶,直接壓手把就能加工。對于稍厚一些的材料,沖桿上方裝有一淬過火封頭,使用錘頭砸沖,用這種辦法我沖過外徑20厚5的黃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