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又名防雷針,是用來保護建筑物、高大樹木等避免雷擊的裝置。在被保護物安裝一根接閃器,用符合規(guī)格導線與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網(wǎng)連接起來。避雷針規(guī)格符合GB標準,每一個防雷類別需要的避雷針高度規(guī)格都不一樣。
避雷針是以前的叫法,在國標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中,已經(jīng)放棄了這一稱呼,而代之以‘接閃桿’。接閃桿與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wǎng)、用以接閃的金屬屋面、金屬構(gòu)件等,統(tǒng)稱為接閃器;接閃器和引下線、接地裝置共同組成了建筑物或構(gòu)筑物的外部防雷裝置,用以避免或減少閃電擊中建筑物(構(gòu)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損害和人身傷亡。
屋頂設置避雷針或避雷線,主要作用是對建筑物和屋面設備起到保護作用。其質(zhì)量控制主要為:屋面的設備、金屬構(gòu)件、金屬管道、金屬支架、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都和接地干線可靠連接。避雷線安裝應平直,鍍鋅層完好,接頭應采用雙面焊接,圓鋼搭接長度6倍直徑,焊接焊口須防腐處理。引下線宜采用圓鋼或扁鋼。當采用圓鋼時,直徑不應小于8mm。當采用扁鋼時,截面不應小于48mm2,厚度不應小于4mm。對于裝設在煙囪上的引下線,圓鋼直徑不應小于12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100mm2且厚度不應小于4mm。避雷帶跨越建筑物變形縫時,應設補償裝置。接閃器應熱鍍鋅,焊接處應涂防腐漆。在腐蝕性較強的場所,還應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避雷針,也可以叫做引雷針,是一種可以抗擊雷電的裝置。雷雨天氣是容易產(chǎn)生閃電的,沒有避雷針的話,閃電的出現(xiàn)的地方,就會有傷亡的事件發(fā)生,不管躲到哪里,都會被閃電擊中。人體屬于導體,所以閃電可以自由出入人的身體,但是肉體是承受不了閃電的威力的,閃電進入體內(nèi)后,人體會迅速燃燒,直到成為煤炭變成灰燼。
避雷針原理
于是人們就在房屋的屋脊上安裝類似龍頭的東西,龍頭用金屬制成,張著舌頭仰望著天空,舌頭下方連接一根鐵絲,鐵絲延長到地里。古代通過這樣簡單的工藝避免了雷電造成的傷害。
避雷針設計原理就是人為將雷云中的電荷引發(fā)到地面,從而避免雷云中的大規(guī)模放電對人身、建筑物以及家電造成傷害與損失。了解到避雷針的發(fā)明歷史、工作原理以及其防護作用后,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好必要的預防舉措,從而避免雷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