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碼(Barcode)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guī)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常見的條形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排成的平行線圖案。
條形碼(Barcode)
條形碼
條形碼
國際上,包括中國,統(tǒng)稱為條形碼(Barcode)。
通用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 商品代碼和 校驗碼組成。 商品條形碼中的 前綴碼是用來標識國家或地區(qū)的代碼,賦碼權在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如 00-09代表美國、加拿大。45、49代表 日本。69代表中國大陸,471 代表中國臺灣地區(qū),489 代表香港特區(qū)。制造廠商代碼的賦權 在各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物品編碼組織,中國由國家物品編碼中心賦予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 是用來標識商品的代碼,賦碼權 由產品生產企業(yè)自己行使, 商品條形碼。商品條形碼后用1位校驗碼來校驗商品條形碼中左起第1-12數字代碼的正確性。商品條形碼 是指由一組規(guī)則排列的條、空及其對應字符組成的標識,用以表示一定的商品信息的 符號。其中條為 深色、空為 淺色,用于條形碼識讀 設備的掃描識讀。其對應字符由一組阿拉伯數字組成,供人們直接識讀或通過鍵盤 向計算機輸入數據使用。這一組條空和相應的字符所表示的信息是相同的。
條形碼技術,是隨著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而誕生的,它是集編碼、印刷、識別、數據采集和處理于一身的 新型技術。
使用條形碼掃描,是今后市場流通的大趨勢。為了使商品能夠在全世界自由、廣泛地流通,企業(yè)無論是設計制作,申請注冊還是使用商品條形碼,都遵循 商品條形碼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
隨著零售業(yè)和消費市場的飛速擴大和發(fā)展,也促進了中國 條碼標簽業(yè)務的增長。因為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用到標簽和條碼。其實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條碼已經在全球零售業(yè)得到了小范圍的應用,而現如今,條碼和自動識別系統(tǒng)和數據采集技術依然在全球范圍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每天需要運用到條碼掃描的次數已經超過上億次,其應用范圍也涉及到各個領域和行業(yè),其中包括物流、倉儲,圖書館,銀行,pos收銀系統(tǒng),醫(yī)療衛(wèi)生、零售商品、服裝、食品服務以及高科技電子產品等等,而目 前仍然會在每天都在一些新增加的項目上持續(xù)的用到條碼應用領域。隨著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條碼必定會推動我們去體驗更的生活并能節(jié)省我們寶貴的時間。
比如在物流業(yè),物流中的貨物分類,庫位的分配,庫位的查詢,進出庫信息,進出庫盤點,產品查詢等,如果是用人力去做這些事,不僅浪費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等,還常常伴隨著非常大的出錯率,給大多數商家乃至整個物流業(yè)的自身發(fā)展都帶來了頗多的困擾,所以可以說,沒有條碼的物流過程將會是多么的雜亂無章,其后果往往不堪設想。而條碼技術對物流業(yè)的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既能管理,又功能實用。對于大部分的現代化 倉庫管理的需求都能滿足。操作方便簡單,維護亦不需費心,倉庫的管理員經過簡單的培訓都能快速上崗進行操作。而且還能大大減少居高不下的人為出錯率。把種類繁瑣的工作瞬間化煩為易,查詢貨物的時候特別方便,不需再耗費很多的人力去翻查種類繁多的出進貨單據,只需在電腦上輕輕一掃,所需的貨物型號、經銷商、進出貨日期,經辦人等具體詳細資料都即可顯示出來,并且可以打印出來。而且這部分數據還可以備份,不會因為死機或者電腦中病毒而擔心數據的丟失。不失為人性化管理系統(tǒng)。
復合條碼
這是一種新出現的碼制類型,由兩個很靠近的條碼符號組成,并包含互相關聯的數據。通常其中一個是線性符號而另一個是堆疊或陣列符號。
應用于目標物的生命期內在不同點需要不同的信息的情況下,或者受到空間限制的情況下。
目 前,其主流的應用是UCC.EAN復合條碼,其主要滿足如醫(yī)藥行業(yè)等需要同時包含產品標識及附加信息(如批次號、有效期)的應用場合。這些符號由一個標準的UCC.EAN系統(tǒng)類的一維碼(如EAN-13或UPC-A或UCC.EAN 128)與一個二維堆疊碼組成。
自從1999年國際物品編碼條碼協(xié)會(EAN)頒布新的復合碼標準以后,EAN和UCC(美國統(tǒng)一代碼)共同成立了四個復合碼應用課題組,研究在商業(yè)及物流系統(tǒng)中應用復合碼的具體技術及應用試點問題。1999年8月,EAN和UCC又聯合宣布共同開發(fā)供應鏈管理中 復合碼的應用標準,并擬在2000年1月公布批應用標準。這些標準將包括復合碼在散裝(隨機稱重)物品、非零售食品,醫(yī)療保健用品及電子元器件上編碼的應用標準,以及物流管理條碼應用標準。復合碼作為一種新碼制,很好的保持了國際物品編碼體系的完整性和兼容性。
EAN-13通用 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
目 前世界上常用的碼制有EAN條形碼、UPC條形碼、二五條形碼、交叉二五條形碼、庫德巴條形碼、三九條形碼和128條形碼等,而商品上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條形碼。
EAN商品條形碼亦稱通用商品條形碼,由國際物品編碼協(xié)會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國際上使用廣泛的一種商品條形碼。中國目 前在國內推行使用的也是這種商品條形碼。EAN 商品條形碼分為EAN-13(標準版)和EAN-8(縮短版)兩種。
商品條形碼的編碼遵循性原則,以商品條形碼在全世界范圍內不重復,即一個商品項目只能有一個代碼,或者說一個代碼只能標識一種商品項目。不同規(guī)格、不同包裝、不同品種、不同價格、不同顏色的商品只能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碼。
商品條形碼的標準尺寸是37.29mmx26.26mm,放大倍率是0.8-2.0。當印刷面積允許時,應選擇1.0倍率以上的條形碼,以滿足識讀要求。放大倍數越小的條形碼,印刷精度要求越高,當印刷精度不能滿足要求時,易造成條形碼識讀困難。
由于條形碼的識讀是通過條形碼的條和空的顏色對比度來實現的,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對比度(PCS值)的要求的顏色即可使用。通常采用淺色作空的顏色,如白色、橙色、黃色等,采用深色作條的顏色,如黑色、暗綠色、深棕色等。好的顏色搭配是黑條白空。根據條形碼檢測的實踐經驗,紅色、金色、淺黃色不宜作條的顏色,透明、金色不能作空的顏色。
EAN-8商品條形碼是指用于標識的數字代碼為8位的商品條形碼,由7位數字表示的商品項目代碼和1位數字表示的校驗符組成。
商品條形碼的誕生地方便了商品流通,現代社會已離不開商品條形碼。據統(tǒng)計,目 前中國已有50萬種產品使用了國際通用的商品條形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企業(yè)在國際舞臺上必將贏得更多的活動空間。要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國際經貿的需要,企業(yè)更不能怠慢 商品條形碼。
1.產品的編碼分為幾種:
(1)系統(tǒng)編碼:分為“產品編碼+產品級別碼”為“字母+數字+字母”格式便于區(qū)別;(產品編碼見另外一個附件。產品級別碼為了區(qū)分國內訂單和國外訂單以及客戶需要的不同價位的產品而訂。)
(2)貨物編碼:統(tǒng)一為“供應商編碼(三位字母)+合同號(四位數字)+產品編碼(N 個字符)”
(3)生產流水編碼:“訂單號(字母+5 位數字)+項數(兩位數字)+組別(N 位字符)”
(4)包裝發(fā)貨編碼:a, 箱號:“紙箱箱號(1 位字母+2 位數字);B,箱內物品:裝箱單號碼: “( 欄標明箱號編碼。剩余的欄目使用掃描機器掃描條碼后輸入數量,系統(tǒng)自動生成裝箱單“)。
2.產品編碼的應用流程:
系統(tǒng)編碼:要求是每種產品擁有的一個編碼,編碼體現出產品信息和價格信息。優(yōu)勢是產品與價格會緊密相連、體現產品的外觀與品質;
(1)業(yè)務員:選擇產品信息編碼后需要選擇符合客戶要求產品品質的產品等級編碼,出產品的品質和檢驗標準。選完后系統(tǒng)會出現產品的格(非實際采購價格),所以需要同時填寫產品的售價,便于系統(tǒng)自動進行財務成本合計,自動算出成本總價和利潤額等財務數據,便于財務監(jiān)控。
(2)審單員,由于產品的價格信息已經在系統(tǒng)中自動體現出來,價格會自動比較,來通過審核。對于價格有問題的項目,不會通過審核。審單員主要工作是對照業(yè)務員的訂單和原始訂單,審核產品的型號選擇正確與否。
(3)物資部門。根據系統(tǒng)提供的產品編碼和數量,自動與庫存對照,自動通知不足的數量及產品規(guī)格。(由庫存系統(tǒng)和訂單系統(tǒng)的數據庫需要對接才能實現這種功能)。如果庫存充足的話,系統(tǒng)會根據情況做如下處理:a. 如果是訂單是非跳線非連接頭產品,并且?guī)齑娉渥?,系統(tǒng)自動會處理給業(yè)務員,通知業(yè)務員領料。并且系統(tǒng)會自動從庫存數據做“虛擬領料”,扣除相應的數據。保持數據某些小時之內(比如24 小時)有效。有效時間內倉庫有實際出庫,會自動變更成真實領料。如果過期未出庫,解除虛擬領料數據,可以用于其它訂單。B,如果有跳線或者連接頭部件充足,系統(tǒng)會直接處理給生產。同時庫存數據會做“虛擬領料”程序。C,產品庫存不足,會列出缺少的數量和訂購數量空白欄,直接填寫數據后,生成“物料申購單”,轉入給采購模塊。D,上面的所有的幾個步驟即使是系統(tǒng)的自動操作,同時會在“流程追蹤”里面記錄下來數據并且標明狀態(tài);
(4)采購。訂購界面會出現“物料申購單” 根據申購單上面標示的系統(tǒng)編號,a, 直接點擊訂購,出現“合同制作頁面”,輸入產品的代碼后(或者由系統(tǒng)自動填入),選擇供應商后,“產品的價格”和“產品中文描述”,以及“產品的訂購要求”會自動填充。只需要在備注欄輸入針對性的其它要求內容后,點擊確認,合同做好。b, 也可以按照現 在方式打開完整的訂單點擊快速訂購按鈕做合同處理。(針對一個訂單中需要下給一個供應商很多產品的時候)。C,這兩種方式可以同時進行,種操作針對訂購項目比較簡單的。第二需要訂購的項目比較多。規(guī)定一個訂單如果訂購的產品種類超過3 種的話,只在訂購界面顯示出總共需要訂購的項數而不需要一一列出。D, 當一個訂單的所有缺料的產品都做下單訂購后,系統(tǒng)會在流程上面?zhèn)渥⑸嫌嗁彽漠a品的合同情況。同時合同列表會出現在“催交及送檢” 頁面。在每項產品后面有“交期”空白欄,輸入確認后的交期。交期會顯示在系統(tǒng)流程追蹤欄里面。優(yōu)勢:a,避免出現產品價格錯誤和更換下單員由于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清楚造成訂購失誤;b, 系統(tǒng)是按照缺料數量來運行的??梢员苊猬F有系統(tǒng)的幾個人依次需要通知訂購,發(fā)生漏訂現象。到貨后,在“催交及送檢”界面,輸入:貨物編碼,送貨單號,數量。提交給品質部門檢驗。
(5)品質檢驗。依據產品上面的“貨物編碼”,檢驗單上面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必填的項目。只用填寫幾個數據,具體的性能指標,由于編碼上面都附帶有,所以采購要求,供應商的制作要求,品質的檢驗要求都是一致的。判斷合格與否后,會出現相應的退換貨或者入庫的按鈕。(填寫的數量有可以入庫的數量)。
(6)入庫。(當品質檢驗合格后,填寫入庫的數量的時候,可以入庫的數量就會并到實際庫存數量中,作為有效庫存)。收貨員在品質檢驗合格后,才會出現入庫按鈕選項。點擊入庫,提交數量。倉庫掃描確認后,就完成入庫。庫存充足,系統(tǒng)會將訂單自動轉給業(yè)務員或者生產單位。
(7)生產領料。根據訂單編碼領料,倉庫管理員直接掃描產品的代碼,扣除數量。不需要手工填寫單據。光纜涉及到退回物料的情況。(流程如下:填寫單號后,掃描產品標簽會自動出現需要的材料的數量。)
(8)發(fā)貨。采用數據采集器掃描條碼錄入箱號和里面的產品編碼。
3.條形碼系統(tǒng)與ERP系統(tǒng)結合應用的優(yōu)勢:
(1)現有產品的數量和價格,業(yè)務員可以隨時查到。并且相關的業(yè)務員要求不需要特別備注材料的要求,除非是針對生產工藝方面要求。
(2)采用目 前通用的數據采集器(和通常的掃描槍不同,自帶操作系統(tǒng),可以開發(fā)程序),配上針對開發(fā)的軟件與ERP 系統(tǒng)結合,完成數據的采集和轉換??梢怨?jié)約大量的確認工作,減少物資部門人員工作的失誤率。
(3)處理投訴更加有針對性。出現客戶投訴,會時間在系統(tǒng)中查詢到當時所采用的材料批號和生產組別。還有相對應的產品品質檢驗資料。可以在3-5 分鐘之內弄清楚出問題的所在,及時的對庫存的產品進行復檢。對使用同樣材料的其它訂單的品質情況也可以做到及時的監(jiān)控。避免公司的損失。
(4)將編碼登錄入系統(tǒng)時,要填寫相對應的原有的代碼和檢驗標準(也是采購要求)。保持產品的要求一致性。產品品質的一貫性。
(5)可以及時的利用庫存信息。這個系統(tǒng)可以體現出業(yè)務員直接面對產品倉庫,清楚現 在的貨物情況和價格情況。不需要一再地和其它部門人員確認。訂單不會由于某個人工作的繁忙而耽誤處理時間。具有及時性。
(6)財務統(tǒng)計的自動性。由于庫存數據是真實的。(每一次入庫和出庫,都需要掃描貨物的條碼,并且需要輸入訂單號和數量)。另外采購入庫的時候,就已經將產品的價格輸入系統(tǒng)。軟件可以短時間內生產庫存的數據和庫存金額,各種貨物的統(tǒng)計數據等等。
(7)系統(tǒng)的自動性。系統(tǒng)是自動進行的,即使某一個部門人員沒有操作,其他部門人員也清楚訂單的情況。(目 前的流程追蹤需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人員按照順序進行處理,訂單才會流傳下去。而這個系統(tǒng)如果產品充足的話,業(yè)務員直接面對倉庫或者生產,及時一個訂單有某幾項產品充足倉庫或者生產人員也可以及時操作。充分利用時間)(比如品質部門和物資部門人員請假,工作沒有做交接。其他臨時代替人員也可以立馬進行檢驗和入庫,出庫工作。由于產品要求在系統(tǒng)上面都可以完整的體現。貨物數量及放置位置都體現的一清二楚。不會發(fā)生任何失誤,只是效率稍微降低而已)。
(8)節(jié)省人工。部分人員的工作可以由系統(tǒng)來代替?,F有人員的工作量的減輕。(9)減少錯誤成本。減少各個部門之間的操作失誤造成的損失(人員失誤、客戶投訴、交期的延后造成的信譽損失)以及溝通上面造成的時間浪費。
(10)提高公司的管理水準。
(11)為公司的競爭增添優(yōu)勢。
4.系統(tǒng)的難點。
(1)不清楚現有的ERP 系統(tǒng)和數據采集器的相應的軟件是否兼容,數據庫是否能使用同一個。庫存數據需要大量的人工來錄入,并且由于產品的編碼缺陷造成,數據不太真實、時間也不及時、系統(tǒng)沒法自動識別。不過從網絡上面看到其它公司有成功的應用的案例,使用條形碼配合ERP 系統(tǒng)。由于采用的是這個系統(tǒng)所以會增加一些費用(包括開發(fā)系統(tǒng)費用和配置設備、對于人員的培訓)。
(2)采集器的對應軟件開發(fā)是個難題。
(3)“貨物編碼”,由于附帶有產品級別碼+供應商編碼+合同號,對于產品的流通有用的是產品編碼。如何在庫存數據中進行使用這個有一定難度。
(4)編碼數據需要一個一個的輸入系統(tǒng),不過以后不需要重復輸入。每一款產品都要一項一項的確認,前期需要多人合作解決。不過相對于以后來說,這點工作量還是可以克服的。編碼這塊基本的規(guī)則已經列出,就是缺少“對應于現在使用的編碼(前期配合業(yè)務員采用,作為一個過渡方法)、產品的中文說明(用于采購)、產品的檢驗要求(用于合同)、特殊產品的組成材料及用量(用于產品BOM 表)”這四項。
(5)特殊產品的編碼分拆。由于實行的是統(tǒng)一的一個編碼,對于客戶特殊要求來說。一個產品由幾個部件組成,而數量又不一致。所以需要將這個產品編碼分拆為幾個部件,所以一個編碼中就會分拆為幾個部件,每個部件需要多少數量。這個需要手工填入。
(6)對于跳線和連接頭的編碼由于涉及到的部件比較多,系統(tǒng)自己分拆這個需要解決掉。(7)由于這個系統(tǒng)主要的兩個編碼是“貨物編碼”和“系統(tǒng)流水編碼”。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與這個兩個編碼關聯。這兩個編碼也有相互聯系。所以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大,如何調用某一個信息是一個關鍵所在。
5.操作的難點。
(1)業(yè)務員輸入代碼比較耗時。不過可以通過增加一到兩個助理來查找。需要配備“代碼手冊”,前期效率比較低,當業(yè)務員自己建好各個客戶常購產品的代碼列表后,下單效率會快一倍以上。只用復制粘貼就可以。
(2)非常規(guī)的產品下單之前需要申請代碼輸入系統(tǒng),需要幾個部門配合,造成次效率偏低??梢栽鲈O代碼運行組,由4 個部門人員組成。完成代碼的各項確認工作。(比如業(yè)務員提供產品信息,支持部門提供加工工藝要求以及樣品情況,品質部門做好檢驗項目要求,采購部做好產品供應及價格)。確認后將各自的信息錄入系統(tǒng)。一次就可以將產品各種要求在今后的訂單中體現出來。以后也不會影響到這款產品的品質。所以這項工作比較耗時;
(3)由于產品眾多,前期常規(guī)產品的代碼編制及錄入工作繁重,前期需要大致一個月才可以將常規(guī)產品錄入完畢。
(4)前期系統(tǒng)不穩(wěn)定,會出現各種小問題,操作上面肯定有一點麻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