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技術發(fā)展的中心,從十九世紀起就悄悄從英國移向美國。在把英國的技術聲望奪過去的人中,惠特尼堪稱。惠特尼聰穎過人,具有遠見卓識,他率先研究出了作為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可更換部件的系統(tǒng)。至今還很活躍的惠特尼工程公司,早在19世紀四十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種轉塔式六角車床。這種車床是隨著工件制做的復雜化和精細化而問世的,在這種車床中,裝有一個絞盤,各種需要的刀具都安裝在絞盤上,這樣,通過旋轉固定工具的轉塔,就可以把工具轉到所需的位置上。
被世人譽為“汽車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車應該是“輕巧的、結實的、可靠的和便宜的”。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研制率的磨床,為此,美國人諾頓于1900年用金剛砂和剛玉石制成直徑大而寬的砂輪,以及剛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發(fā)展,使機械制造技術進入了精密化的新階段。
世界臺數(shù)控機床(銑床)誕生(1951年)。數(shù)控機床的方案,是美國的帕森斯(全名約翰·帕森斯)在研制檢查飛機螺旋槳葉剖面輪廓的板葉加工機時向美國空軍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xié)助下,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