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Li2CO3,分子量73.89,無色單斜系晶體,微溶于水、稀酸,不溶于乙醇、丙酮。熱穩(wěn)定性低于周期表中同族其他元素的碳酸鹽,空氣中不潮解,可用硫酸鋰或氧化鋰溶液加入碳酸鈉而得。其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轉化為酸式鹽,煮沸發(fā)生水解。用作陶瓷、玻璃、鐵氧體等的原料,元件噴銀漿等。
碳酸鋰在工業(yè)生產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也是藥劑學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化工產業(yè)的發(fā)展中,也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碳酸鋰生產工藝流程是將鋰精礦進行轉型焙燒、酸化焙燒、浸取、凈化處理、濃縮處理、沉鋰處理、清洗、干燥處理、粉碎、包裝加工而成。具有產品質量穩(wěn)定,生產工藝簡單,充分利用資源,成本低等特點。適宜鋰離子電池原材料的生產應用。
碳酸鋰生產工藝流程的基本原理是在于硫酸與鋰輝石在250~300℃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鋰。這一反應只能發(fā)生于結構較為疏松的鋰輝石,先將選礦獲得的鋰輝石精礦,在回轉窯中高溫焙燒,冷卻后與足量的硫酸混合,送入250℃酸化回轉爐中進行硫酸焙燒。冷卻后水浸,加石灰石控制PH值,得到含10%左右的粗鋰液,用石灰調PH至11,加碳酸鈉除鈣、鎂、鐵、鋁等雜質。清液蒸發(fā)稱含20左右的硫酸鋰凈化液,加入碳酸鈉沉淀成碳酸鋰。離心脫水,得到碳酸鋰產品,回收率在90%左右。
碳酸鋰生產工藝流程生產碳酸鋰收率較高,將鋰輝石與硫酸鹽混合燒結生產,在一定溫度下混合燒結,經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后,所配入的硫酸鹽中的金屬元素,將礦石中鋰置換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鹽,主要雜質則生成難溶于水的化合物,然后將燒結后的熟料浸出分離,鋰離子進入溶液,經凈化、濃縮、沉淀后得到碳酸鋰產品。
碳酸鋰生產工藝流程生產工業(yè)級碳酸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采用傳統(tǒng)的鋰礦石,如鋰輝石、鋰云母等生產,二是采用含鋰鹵水,如鹽湖鹵水、地下鹵水等生產。產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雜質和水不溶性雜質,不能滿足電池級微粉碳酸鋰質量要求,需要精制處理。根據(jù)原料的性質及雜質的種類,可采用不同的精制方法除去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