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紅田:橘皮紅田為上三坂所產(chǎn)。色素以紅,黃為主,尤以深紅居多。色似紅橘皮,而紅得更深更濃,似紅琥珀,但比琥珀溫婉可親。肌理蘊(yùn)極細(xì)致之蘿卜紋,綿密而欲化。其質(zhì)純優(yōu),凝靈成凍,為田石中色度飽和者。橘皮紅應(yīng)為正紅田,占田石產(chǎn)量比例中少部分,且材積多不盈兩,故極稀罕。材、形好的橘皮紅被列為田石的。
田黃石是一種軟寶石,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國福建壽山出產(chǎn)田黃石原石,田黃石的色澤泛黃,是從古至今適用于雕刻印章的佳石材。田黃石的產(chǎn)量非常高,從古代開始就開始用田黃石雕刻印章,特別是在清代,非常盛行用田黃石雕刻印章,且流傳至今的老田黃印章和雕刻件也非常多
在經(jīng)過多輪競拍后,這件清代田黃石印章終以1725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平均約13萬一克。這件清代田黃石印章的質(zhì)地,體型碩大,重達(dá)148.8克左右,這在存世的田黃石方章中是極為少見的珍品。在這件清代田黃石方章原配的木匣上還書有“龔仰蘧用田黃章”字樣,是清代龔照瑗的舊藏。值得一提的是,龔照瑗在清代是非常的外交家和收藏家龔心釗的父親。隨著田黃石的拍賣不斷增多,且田清代黃石印章價(jià)格也由此而逐年上升。
在此次嘉德春拍中,田黃石印章《太平喜象壽山》終以805萬元成交,比拍賣估價(jià)60萬元至70萬元高出不少。這塊印章重126.9克,是天下壽山石神雕“楊玉璇”的作品。楊玉璇祖籍福建漳浦,他的作品多為貢品進(jìn)獻(xiàn)宮廷,民間流傳較少。
這款印章是清代收藏大家龔心釗的舊藏,極有可能是之物。昨日記者獲悉,福州一名藏家此次到北京拍到了這方印章,該藏家手中已有多塊田黃。
田黃石被稱為“石中”、“石帝”,歷來是壽山石拍賣的重中之重,不過“高處不勝寒”,田黃在拍賣市場也開始降溫。盡管田黃拍賣不斷涌現(xiàn),但是田黃也同樣遭遇流拍命運(yùn)。“好歹也是田黃。”——這是去年秋拍上說得多的一句話,但是到今年買家已經(jīng)很難聽到這樣的說法。
中國嘉德春拍的3個(gè)專場也推出了田黃拍品,但是成交率不太理想。記者按成交記錄初步統(tǒng)計(jì)顯示,嘉德的“國石國藝翡翠”專場有33件田黃,終流拍了9件;“雅玩清賞——文房工藝品”專場有20件明清時(shí)期的田黃,流拍了11件;此,外“清寧—金石篆刻藝術(shù)”專場也有田黃流拍。
明代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已御定為宮廷之印璽。到了清代,皇帝更是喜愛田黃石。相傳乾隆皇帝曾經(jīng)做過一個(gè)夢,夢見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gè)大字。乾隆夢醒之后,覺得這是一個(gè)祥瑞之兆,但是卻對(duì)“福壽田”三字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次日他在上朝之時(shí),將夢境敘述出來讓大臣們給自己圓夢。一位大臣聽后連忙跪倒稟告,稱“福壽田”三字應(yīng)以“福州、壽山、田黃石”為解,玉皇大帝賜給皇上您的一定是產(chǎn)于福州壽山的田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