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榆樹,也稱榆樹,榆科榆屬落葉喬木,高達25m,胸徑1m。樹冠圓球形。小枝或有毛,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或,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葉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或漸尖,基部一邊楔形、一邊近圓,葉緣不規(guī)則重鋸齒或單齒,或脈腑微有簇生柔毛,老葉質地較厚?;ù厣?。翅果近圓形,熟時黃白色,。花3~4月先葉開放;果熟4~6月。
苗圃表示,白榆樹和紫葉李的觀賞價值都很高,是比較常見的盆景植被,要用白榆樹做盆景的話,一般都是要選取老莊,把老莊直接埋在沙土里面養(yǎng)護。除此之外還要對植被進行修剪,一般都是在秋末到春季就行。在修剪枝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一般來說白榆樹在修剪的時候,都會流出白色粘稠狀的液體。如果該種液體滲透出來的比較多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平頭魚木的正常生長。所以在修剪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榆樹的生長習性 榆木一般都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地方,在山坡山谷等地形較為熟悉的地方比較常見。為陽性樹種,喜歡陽光,耐旱耐寒又耐貧瘠,對各種性質的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根系一般都比較發(fā)達,抗風的能力比較強,具有很強的保土能力。能耐雨季水澇,但是不能耐水濕。葉子的表面對灰塵的抵抗能力比較強,具有很強的抗污染性。榆樹的萌芽和生長繁殖能力都比較強,耐修剪。
榆樹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0米。苗木皮斑塊狀剝落,新落處呈紅褐色。單葉互生,葉小,質硬,橢圓狀披針形,基部偏斜,邊緣具規(guī)則的單鋸齒?;▋尚?,簇生于當年生枝葉腋。翅果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1厘米,有凹陷?;ㄆ?月,果實成熟期。 地理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華東地區(qū)均有分布,其中以華北地區(qū)及淮北平原栽培為普遍。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稱,言其不開竅,難解難伐之謂。其實,老榆木更象一個善解風情的“市場”老手,不管是王榭堂前,還是百姓后院,都見它的瀟瀟佇立的身影,豪放爽朗的笑聲,點綴裝飾的才情。雅俗共賞的老榆木,以自己堅韌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達理順的胸懷,占據(jù)著市場的份額,贏得了眾人一致的好評和贊賞。
榆樹是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在干瘠之地長成灌木狀;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不規(guī)則深縱裂,粗糙;小枝或有毛,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或,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內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