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上說得好,“酒”是一個轉(zhuǎn)音字,轉(zhuǎn)自“遷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也就是說,我們很難單純地說酒是個好東西,還是個壞東西,要看什么人來喝它。一個真正的豪邁俠義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那種忠肝赤膽,讓酒越喝越好;但是一個小人,諂媚,勾心斗角,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壞,甚至在中國古代政治的紛爭中,用來毒殺人的也是鴆酒。
中國人熱情好客,有朋自遠(yuǎn)方來,要飲“接風(fēng)酒”、“洗塵酒”。濁酒一杯,把酒言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知心好友一起飲酒,酒酣吐真言,彼此的情感得到宣泄。迎賓不能少了酒,此習(xí)俗沿襲幾千年不變,所以酒被視作交流感情的良方,增進(jìn)友誼的妙藥。
嬰兒出生后一月,要為其舉行慶賀禮,稱為"做滿月”。做滿月起源較早,《魏書 汲固傳》中即有“滿月”的記載,唐高宗也曾因其子滿月而賜酺三日”。做滿月設(shè)祭享祀神祖,舉辦酒筵宴請親友,其酒稱為"滿月酒。還要向鄰舍分送喜面及其他食品。這一天,親朋來賀必帶禮物。俗云:“姑姑家的帽子,姨姨家的鞋,老娘(外婆)家的鋪蓋搬將來?!逼涿弊踊蛐€要飾以壽星、狗頭、虎頭等圖樣。除衣物外,還有送食品、小車、搖籃及長命線等禮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