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說起重慶,一定離不火鍋。外地火鍋店要是不以“重慶火鍋”命名,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不是的重慶火鍋。中國火鍋看重慶,重慶火鍋看崽兒,關(guān)于重慶火鍋的起源上一次已經(jīng)說過。但從前重慶火鍋的名聲,絕無現(xiàn)在這般輝煌。在多數(shù)老重慶的記憶里,火鍋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涮菜,氣氛是格外的熱絡(luò)和溫馨。
我記得重慶的火鍋的九宮格,初都是木質(zhì)的,換成金屬的應(yīng)該都是90年代初的事了。老一輩的人喜歡吃火鍋。冬天,幾乎每天都在烤火爐邊放一個火鉗,火鉗上支一口小鍋。每天不斷往里添加調(diào)料,一面烤火一面吃。只不過以前也沒啥好吃的菜,肉也不多,只能以菜蔬為主,大概就圖那個味吧。
80年代初,重慶有了個個體火鍋館,那時菜很單一,毛肚鱔魚血旺是主打,素菜也只有大蔥包包白豆芽這幾樣。至于味道,沒聽說過荔枝味這些,主要就郫縣豆瓣用得多,花椒比較少,可能因為貴,沒啥麻味。印象中火鍋就牛油味加豆瓣味特足 。對這種火鍋味有印象的怕都是60后了…
以前的火鍋流行“三拖一”,就是葷菜一律3塊,素菜1塊,是真真的便宜。現(xiàn)在各種新式復(fù)古的火鍋店層出不窮。要吃環(huán)境的去這家,要品味道的去那家……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重慶火鍋滿足不了的。只是像“三拖一”這樣實惠的火鍋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非常少有了。記得以前幾爺子去吃火鍋,那個時候店店都沒得撒子裝修,連空調(diào)都沒得,就只有幾個小風(fēng)扇在堂子頭轉(zhuǎn),吃熱了,一個二個直接脫衣服,那才是真正的“甩開膀子吃”?,F(xiàn)在這種好少了噢,放不開手腳了,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了!
以前要吃火鍋還是很容易,直接去都是?,F(xiàn)在不得了,想吃火鍋都要早點去,不然到時候讓你體會從天亮等到天黑,你都不一定坐得上桌子的悲哀。以前的油碟都是老板直接端上來,里頭蒜都是直接放好了的?,F(xiàn)在要不是易拉罐裝起,要不就是自助油碟,反正你想吃哪個味,你自己解決。
火鍋好吃,少不了火鍋底料的炒制,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某一款嗨渝廚火鍋底料所需要的炒制材料就包括滿天星海椒、石柱紅、茂汶花椒、牛油、豆瓣、豆母、大蒜、洋蔥、大蔥、姜、白酒、冰糖、醪糟,香料就含有八角、藿香、香葉、白寇、小茴香、桂皮、草果、靈香草、丁草、香茅草、排草、香果!
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