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三輥研磨機的三個輥筒由電動機直接帶動,一般前輥向前轉動,中輥向后轉動,且轉速前輥快、后輥慢。中間輥固定,前后兩輥可通過手輪調節(jié)與中輥的距離。物料由后輥與中輥之間進入,受到輥筒的擠壓和不同速度的摩擦,顆粒變細,然后由快輥帶出,后被快輥末端的刮刀刮下,落入收集桶內。
應用領域
適用于油墨、色漿、膠黏劑、生物、醫(yī)藥、食品、化妝品、涂料、光伏材料等行業(yè),可研磨膠印油墨、巧克力、鋰電池漿料、電子膠、銀鋁漿等多種物料。
使用強度:“負荷” 決定消耗速度
開機時長:每天 24 小時連續(xù)運行的輥筒,壽命會比 “每天 8 小時間歇運行” 縮短約 50%(磨損累積速度翻倍)。
研磨壓力 / 輥距:若長期保持極小輥距(如 5μm 以下)或過高研磨壓力,輥筒間的擠壓摩擦加劇,表面磨損速度會顯著加快,可能使壽命縮短 20%-40%。
設備匹配度:“適配性” 減少額外損耗
輥筒中突度設計:若設備未根據物料粘度、研磨壓力匹配合適的 “中突度”(輥筒中間輕微凸起,抵消擠壓變形),會導致輥面接觸不均,局部磨損加?。ㄈ鐑啥诉^度磨損),壽命縮短。
冷卻系統(tǒng):若冷卻不良(如冷卻水循環(huán)不暢),物料高溫可能導致部分成分碳化、粘在輥面,形成 “硬垢”,反復摩擦會加速陶瓷磨損,同時高溫可能影響陶瓷微觀結構穩(wěn)定性,間接縮短壽命。
三、延長陶瓷輥筒壽命的核心建議
預處理物料:研磨前務濾物料,去除金屬碎屑、砂石等硬雜質;對高硬度物料,可先通過球磨機預分散,減少對陶瓷輥的直接磨損。
控制使用參數:避免長期極小輥距、過高壓力運行,根據物料需求設定 “低有效研磨參數”;間歇開機時,定期停機檢查輥面狀態(tài)。
精細化維護:每次停機后用軟布 + 中性清潔劑擦拭輥面,避免殘留物料干結;定期檢查冷卻系統(tǒng),確保水溫、水壓穩(wěn)定(防止輥面溫差過大導致裂紋)。
及時修復小損傷:若發(fā)現輥面有輕微劃痕,可通過 “精密拋光” 修復(需設備),避免劃痕擴展為崩裂,延長輥筒復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