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技術是潔凈煤燃燒技術的一種,它把化工里的流態(tài)化技術轉移到燃燒領域使用,這一技術的煤種適應性特別寬,各種劣質煤都能燒。更重要的是,這一技術在燃燒過程中無需外部干涉,只依靠自身就能無成本實現(xiàn)氮氧化物排放量低值,并且可以通過在燃燒室中直接放入石灰石的方式脫去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與在鍋爐后尾部煙氣凈化技術相比,相對簡單,成本低,還起到了節(jié)水的作用。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過熱器是該鍋爐的一個重要部件,其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鍋爐的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過熱器長期的安全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鍋爐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煮爐期間中低水位,煮爐時,藥液不得進入過熱器,以免懸浮物在蛇形管中沉淀而造成堵塞。煮爐結束后,應停爐防水,清理過熱器內壁的附著物和殘渣,試運行前用軟水沖洗過熱器2小時左右。
點火前打開過熱器排氣閥和疏水閥,到壓力上升時,關閉排氣閥同時打開分氣缸進氣閥和疏水閥。汽包壓力達到規(guī)定數(shù)值時,關小疏水閥直到10%左右的流量時,關閉疏水閥。
運行中如爐溫高時,應打開減溫水流量,此時疏水閥應關閉,應關小減溫水流量同時打開疏水閥。
在鍋爐運行中,如減溫水已增至大時,過熱器蒸汽溫度還是很高,可通過以下方法降低蒸汽溫度:
(1)增加鍋爐的循環(huán)灰量,減少給煤的顆粒度。
(2)適當減少給煤量,降低爐溫。
(3)在氧氣許可的條件下,可適當減少二次風。
如減溫水已關閉,過熱器蒸汽溫度仍然偏低,可通過以下方法提高蒸汽溫度:
(1)放掉一些循環(huán)灰,提高爐膛的出口煙氣溫度。
(2)可適當增加二次風量。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工作原理:
燃料經破碎機破碎至合適的粒度后,經給煤機從燃燒室布風板上部給入,與燃燒室熾熱的沸騰物料混合,被迅速加熱,燃料迅速著火燃燒,在較高氣流速度的作用下,充滿爐膛,并有大量的固體顆粒被攜帶出燃燒室,經氣固分離器分離后,分離下來的物料通過物料回送裝置重新返回爐膛繼續(xù)參與燃燒。經分離器導出的高溫煙氣,在尾部煙道與對流受熱面換熱后,通過除塵器,由煙囪排出。以上所述的煤、風、煙系統(tǒng)稱為鍋爐的燃燒系統(tǒng),即一般說的“爐”。
另一方面,鍋爐給水經水泵送入省煤器預熱,再進入汽包,然后進入下降管、水冷壁被加熱并蒸發(fā)后又回到汽包,經汽水分離后蒸汽進入過熱器升溫后,通過主蒸汽管道送到用戶處。上述為汽水系統(tǒng),即一般說的“鍋”。
總的來說,爐的任務是盡可能組織的放熱,鍋的任務是盡量把爐的熱量有效的吸收,鍋和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能量轉換和蒸汽產生過程。
節(jié)能型流化床鍋爐的技術特性
1、較高的熱效率鍋爐熱效率不低于88%(煙煤); 鍋爐飛灰含碳量不大于6%(煙煤); 底渣含碳量不大于2%(煙煤);
2、較低的電耗采用低床壓、低流速設計,合理的一二次風配比,從而減少對風機的風壓要求,降低電機電功率3、較強的連續(xù)運行能力鍋爐年運行時間不少于8000小時;鍋爐連續(xù)運行時間不少于7000小時.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環(huán)保特性:
1、低硫排放調整鍋爐受熱面分配,爐膛燃燒溫度在860-880之間,是爐內石灰石脫硫佳溫度區(qū)間。采取爐內噴入石灰石粉,結合的分離器,捕捉更細顆粒,石灰石與煙氣多次混合反應,達到爐內石灰石的高利用率,確保爐內脫硫效率達90%以上;結合爐外脫硫塔措施,SO2原始排放35mg/Nm3以下。
2、低氮排放:采用860-880℃低床溫設計;采用低氧量設計,燃燒調整氧量控制在3%;嚴格進行分級供風,提高二次風量比例達50%以上,抬高二次風入爐位置,爐內燃燒缺氧還原區(qū);鍋爐初始NOx排放濃度≤100mg/Nm3;分離器入口預留SNCR脫硝接口位置;在尾部煙道兩組省煤器之間預留出裝設SCR設備的空間;通過脫銷裝置后鍋爐終NOx排放濃度≤50mg/Nm3。國內目前環(huán)保要求嚴格,燃煤與環(huán)保的矛盾日益的情況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已成的低污染的新型燃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