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時修建的承德避暑山莊的主殿——“澹泊敬誠”殿,也是一座的楠木大殿。還有清西陵道光帝的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構(gòu)架均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藝雕刻出1318條形態(tài)各異的蟠龍和游龍。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飾彩繪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蠟涂燙,壯美絕倫。
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jié)成人物山水之紋。木質(zhì)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生長緩慢,而其生長規(guī)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上,成為棟梁材至少兩以上。 主要產(chǎn)于四川是中國的珍貴木材,是保護物種。明清宮廷用材在四川、貴州等地采集。
特點
:耐腐。埋在地里可以幾千年不腐爛,所以皇帝的棺木多采用金絲楠木。
第二:防蟲。金絲楠木有股楠木香氣,其木箱柜存放衣物書籍字畫可以避蟲,所以書箱書柜都定金絲楠木,現(xiàn)代有極貴重的書籍和紀念品,只要有條件也要金絲楠木做盒。
第三:冬天觸之不涼。宮中常用楠木制作床榻,冬天不涼,夏天不熱,不傷身體,而其他硬木則不具備此優(yōu)良特性。
第四:不易變形,很少翹裂。
第五:紋理細密瑰麗,精美異常。金絲楠木質(zhì)地溫潤柔和,紋理細膩通達,新切木表面黃中帶綠,遇到下雨散發(fā)陣陣幽香。
款式分兩點,一是時間,二是地區(qū)。古典家具好的是明清時期,明代家具主要是簡潔,素雅。清代家具主要有雕刻。按照金絲楠的材質(zhì)和現(xiàn)有的雕刻方法,金絲楠適合做明式家具,盡量不雕花。地區(qū)是按家具風(fēng)格刬分:主要有京作,蘇作,晉作,廣作,仙作,海派等等。收藏有意義的是京作,蘇作,晉作(明代式樣)。
材料主要分兩種,一種真的,一種假的。真的主要有楨楠,黑楠,紫楠等等,產(chǎn)地有四川,福建,貴州,湖北,重慶等。其中福建老料為少見,大多都是古代家具的部件,新料稱為閩楠,因福建對金絲楠的保護工作做的很好,市場上也很難見到福建金絲楠,商家也把精力用在了小葉楨楠上。金絲楠還分老料和新料,老料也分什么成色的料,主要根據(jù)顏色來區(qū)分等級,顏色越深金絲就越飽滿,年份就越久,這里所說的不包括陰沉木。新料指剛下山的料,或是下山幾十年沒有用過的存料(陳料)。因原材價格便宜,出材率很高,市場很常見。做好的家具都要經(jīng)過上色,油漆。才能出現(xiàn)金絲。假料市場多見,主要有金絲柚,黃心楠,大葉楨楠,楓木等等,因這幾種很像金絲楠,而且特殊花紋很多。
水波紋是天生的,只要是金絲楠就有水波紋,但很少見過大面積的,一般都是局部出現(xiàn)。樹叉的腋下,樹頭等等,水波很漂亮,給人的感覺很直觀,水波紋理一般是做家具的配飾,如面板,門板,手串和工藝品。水波紋的紋理特征多變,叫法都是根據(jù)紋理來想像的。
“聞”在這里不是聽,是嗅氣味的意思,就是金絲楠木會自然散發(fā)出特有的幽香,這種幽香介于“有”與“無”之間,長久不衰,令人心曠神怡。假的金絲楠木沒有香氣,有些有香氣,但是有一股樟腦氣味,比較刺鼻。
“觀”再從色澤花紋上來判斷,并不是所有的楠木都能成為金絲楠木,也不是有了金絲就叫做金絲楠木。楠木中的金絲,實際上是樹的膠質(zhì)經(jīng)過氧化后形成的,但只有上好的楨楠老料經(jīng)過以上的氧化過程才有機會生出黃金般的條紋,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根據(jù)清朝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的選料標準,整塊木頭上的“金絲”覆蓋率達到80%以上,在光照下有步移景換、一步一景的奇幻效果。此外,金絲楠木花紋還具有祥瑞之相,譬如有虎皮紋、風(fēng)紋、山峰、云海、波濤形狀等。
保養(yǎng)
要盡量避免金絲楠木制品碰撞、摔落,碰到有色液體、油污等等,不能使用酸、堿等洗滌液來洗,一般用清水直接沖洗即可,用不易掉色的軟絨布擦搓來清潔。金絲楠木不需要擦油上光,其與人體、衣物等之間的摩擦就足以使它表面光亮,人體的油脂也可使其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