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qū)標識牌系統(tǒng)設計注意事項
1、原則:信息分級
景區(qū)內部導向標識應按距離遠近、信息重要性進行三級設計,達到易視可讀、通識易解的目的:
信息包括旅游景點信息、出入口信息等;
二級信息包括咨詢服務中心信息、公共衛(wèi)生間信息等;
三級信息包括餐飲購物場所信息、急救場所信息、休息區(qū)信息等;另外非同級別信息建議用不同顏色加以區(qū)分。
2、原則:規(guī)范設計
在標識內容上應追求簡明扼要,遵循“少”即是“多”,即簡潔、科學、理性的原則,采用標準化文字和圖形符號。圖形符號分兩類,一類是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另一類是本景區(qū)的景物、景點等有辨識性的圖形標識,例如寺廟、涼亭、古樹和山水風景等。
3、原則:易識別性
主要從造型和色彩、高度和視距以及位置選擇等三個方面實現標識的易識別。可選擇幾何圖形組合、動植物、山體河流、建筑、人物等形象造型,而色彩則以景區(qū)自然背景色為主;位置布局應置于景區(qū)內主要交通流線中,如出入口、交叉口、標志性景點前等旅游者必經之處。
4、原則:生態(tài)環(huán)保
標識系統(tǒng)在選材時應考慮生態(tài)環(huán)保,結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耐候性能、抗破壞性能而定,采用內容可更新的結構形式。目前常用材料有防腐木、耐力板、塑木、方鋼等。選材時應考慮安裝方式,分固定和可移動兩種,也分為裝嵌式、懸挑式、懸掛式、基座式、落地式五種類型。選材時還應考慮方便日后定期清理和維護。
景區(qū)標識系統(tǒng)的特點和功能
標識語可分為四類,即指示性標識語、提示性標識語、限制性標識語和強制性標識語。
指示性標識語給予其交際對象以周到的信息服務,其目的在于向公眾提供某種相關信息或指南,如:問詢服務、售票處等。
提示性標識語對其交際對象起到提示或告知作用,使交際對象根據提示的內容作出相應的安排,用途廣泛,如:“車位已滿”、“伸手出水”等。
限制性標識語對相關交際對象的行為進行限制、約束,對交際對象的行為按照其交際意圖進行規(guī)
范,但其指令性語氣較弱,留給交際對象選擇服從或拒絕的余地較大,語言應用直截了當,如:“顧客止
步”、“保持安靜”等。
強制性標識語的交際意圖在于以強制的方式來要求相關交際對象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種行動,指令性語氣較強,語言直白、強硬、不容交際對象選擇。如:“嚴禁吸煙”、“嚴禁攜帶危險品進站”等。
標識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形象,雖然有些標識語在國際上都十分接近,比如交通標識語,但不同國家的標識語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要翻譯好標識語,要了解目的語國家標識語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特性的差異。
旅游標識牌的制作類別
旅游標識牌是指為視覺效果而標示的標牌。在概念上應稱為板式標牌(SIGNBOARD)。因人們把板式標牌稱為標牌的形態(tài)。所以后來通過東方和西方的交流,逐漸擁有了真正標牌的名詞性意義。
一:標牌的分類:旅游景區(qū)標識大致上分為形態(tài)與材料表現方式、使用目的等三類。
1、形態(tài)分類:
形態(tài)分類是分類標牌的優(yōu)選項,其原因是因為它的區(qū)別明顯。形態(tài)分類也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1)橫式標牌:整個比例橫長比較長,一般整面都被利用為廣告標牌,一般在小店鋪和大建筑的墻面上可以看到。
2)豎形標牌:整個比例豎長比較長,一般整面都被利用為廣告標牌。
3)突形標牌:在建筑物的墻面上,除了背面以外的整面或有兩側墻面的情況下兩側都被利用為廣告載體的標牌。
4)地柱形標牌:標記在地面的某些固定構造物上的橫形、豎形、立體形的標牌。
5)屋頂式標牌:指在某些建筑物的屋頂上設置一些固定構造物,并在上面掛著或貼著的板形或立方形或幻燈形的標牌。
·標牌的功能與作用:
:標牌具有標記(SIGN)的功能,標牌主要是通過視覺來表現它的作用的,比如,文字傳達,記號是具有象征性、方向性、暗示性等等的功能。文字樣式可以表現出性格、背景。形態(tài)與記號一同表現出象征性與構造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