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青春期常見心理問題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為劇烈的時期,一般是11歲到18歲這個年齡階段,也就是中學階段。在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跟不上身體發(fā)育的速度,導致身心發(fā)展失衡。他們身體的成熟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成人感,而心理發(fā)展卻還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兒童水平,處于半成熟狀態(tài)。比較常見的表現是:反抗性和依賴性,閉鎖性和開放性,勇敢和怯懦,即否定童年又眷戀童年,心理充滿矛盾。
離婚率攀升,警惕婚姻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婚前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兩個人的相處場景多為外出約會,吃飯、看電影、制造浪漫的驚喜都是的環(huán)節(jié)。而進入婚姻之后,除了繼續(xù)經營兩個人的愛情外,雙方的身份都發(fā)生了變化,需要承擔起婚姻的責任,樹立家庭觀念,分擔家務,維護與對方家人的關系。倘若婚前沒有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步入婚姻后便會覺得措手不及,招架不住。
2、夫妻溝通障礙
溝通是促進夫妻情感有效直接的方法之一,但是要是溝通有障礙,無論是新婚夫婦,還是一起生活了多年的老夫老妻,兩人都有可能因為溝通問題而產生矛盾。久而久之,有些夫妻便會覺得兩人在一起沒話說,或是一說話就吵架,心存怨恨。如果夫妻間的基本交流都無法進行,那么維護感情更是無從談起。
3、家庭矛盾
俗話常說,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在家庭矛盾中,婆媳矛盾是常見的問題。兩個女人都愛著同一個男人,但由于雙方脾氣秉性的不同、溝通不暢、觀念不同,家庭變成了兩個女人的戰(zhàn)場。很多丈夫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受著夾板氣,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長此以往,丈夫忍受不住,失去耐心,婆媳矛盾不斷升級,家不成家。
4、親子教育問題
子女教育問題也是家庭問題的一大核心,特別是大多數家庭都是生子女,夫妻及雙方父母都望子成龍。如果全家的教育理念不統(tǒng)一,難免出現矛盾。在臨床咨詢中,有些家庭因為教育理念不同,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不統(tǒng)一,成人當著孩子的面發(fā)生沖突,從而造成孩子產生了心理問題。
5、性格不合
很多年輕的小夫妻,夫妻雙方都個性較強,對于他人的忍耐力和寬容度較低。這就必然導致原本的一些極小的問題容易被擴大化,后弄得不可收拾,實在是不值得。特別是現在一些年輕小夫妻閃婚閃離,發(fā)生一些口角,沖動之下就離了婚。
面對職場壓力和復雜的人際關系,職場人常常需要以下心理幫助:
1、抑郁與焦慮情緒調節(jié)
2、壓力緩解
3、職場發(fā)展規(guī)劃
4、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指導
5、職場騷擾的處理
6、失業(yè)與裁員的心理調適
面對職場困境,如何處理是一門學問,不要讓人生失衡。面對繁重的工作,我們可能會過份專注于工作,以至于忽視了生活,甚至是對情緒發(fā)出的求助信號視而不見。其實,我們的心理能量就像一塊電池,需要經常充電來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倘若持續(xù)消耗,便會導致心理問題,出現失眠、抑郁、焦慮、強迫等情況,需要及時通過心理咨詢的幫助進行調整
常見情緒困擾與心理疾病
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緊張、信息量、社會關系復雜、作息方式變化,很多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在日常生活中,失戀、工作不順利、人際關系沖突都有可能造成情緒波動、失調,像這些問題大多數人往往自我調節(jié)或求助父母、親朋、老師等幫助來調節(jié),倘若出現明顯持久的抑郁心境、焦慮情緒、強迫傾向、睡眠障礙、社交恐懼等,就需要找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
強迫癥常見表現:
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沖動反反復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颊唠m體驗到這些想法或沖動是來源于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兒童哪些情況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1、情緒問題:
煩躁易怒,愛發(fā)脾氣,用哭鬧要挾成人;
孤離群、情感冷淡;
依賴退縮,膽小恐懼;
人際關系敏感;
恐懼上幼兒園或上學;
2、行為問題:
言語障礙,口吃;
經常說謊;
異食癖、嚴重厭食、偏食;
經常吮手指、咬指甲;
經常有攻擊行為或破壞行為的;
多動癥;
習難或學習障礙;
經確診無器質性病變卻總訴說頭痛、腹痛、不舒服或有明顯肥胖或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