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脊兩頭安放面朝里的龍首形瓦件稱"正吻"、"螭吻",其背后各有雙角小獸頭,稱脊獸。而在殿頂各條垂脊端部的龍首稱"鴟吻",即鷂鷹,因喜四方眺望,故置于此。在殿頂岔脊的下端,又有一龍首,稱"嘲風(fēng)",傳說其膽大、好險,便置此。這屋脊、角獸合稱 "五脊六獸"。
從“仙人騎雞”向后上方排列著若干小獸,均稱垂脊獸,隨著殿宇等級的不同而數(shù)目不一。高等級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獸的數(shù)目多,有11個。房屋品級的不同決定了垂脊獸的數(shù)量,殿宇降級,垂脊獸的數(shù)目也隨之減少。如乾清宮9個,坤寧宮7個,東西六宮的殿頂上大部是5個。每個垂脊獸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含意。
由于在佛教里,奇數(shù)表示清白,所以在屋脊上裝飾的跑獸大多是奇數(shù)。明清兩代有明確規(guī)定,全國除皇宮太和殿(金鑾殿)的跑獸用十個外,其他建筑上都要用奇數(shù),數(shù)目因建筑的等級而相應(yīng)增減。在州縣的建筑中,帶有龍、鳳的很少,數(shù)目一般都在五個以下。寧遠在清代是州級建制,古城城樓垂脊上有天馬、海馬、獅子三個跑獸,薊遼督師府、城隍廟中也是如此,只有供奉孔子的文廟中主要建筑是五個跑獸。而北京天安門、曲阜孔廟大成殿、承德外八廟大雄寶殿等建筑因其地位的神圣而有九個跑獸。
斗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虬龍?!跺吩R略》記載:“西內(nèi)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類,遇陰雨作云霧,常蜿蜒道旁及金螯玉棟坊之上?!闭f明斗牛亦是一種除禍滅災(zāi)的吉祥動物。
獅子:
古代人們認為它是獸中,是威武的象征?!秱鳠翡洝酚涊d:“…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鳖^大尾長,銅頭鐵額,鉤爪巨牙,弭耳昂鼻,目光如電,聲吼如雷,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每一吼則百獸避。其性忠威有力,是獸中,金精之剛,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征。
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乃鎮(zhèn)山,寓意勇猛威嚴,在寺院中又有護法意,寓示佛法威力無窮。唐虞世南《獅子賦》描繪其:"筋骨纖維,殊恣異制,闊臆修尾,勁豪柔毛。釵爪鋸牙,藏鋒蓄銳,彌耳宛足,伺間借勢……遂感德以仁。"在這里,獅子是"猛"、"仁"兼具的瑞獸。
狻猊:
狻猊在古籍記載中是接近獅子的猛獸,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名“披頭”,兇猛無比,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一說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爐上面的龍首形裝飾為狻猊,有護佑平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