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易注銷通常不需要登報。企業(yè)只需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進行公示即可。主要依據(jù)和原因如下:
- **政策規(guī)定層面**:相關政策明確了簡易注銷的流程是在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上公示擬申請簡易注銷登記及全體投資人承諾等信息,并未要求登報。例如廣西南寧市人民門戶網(wǎng)站就指出,符合簡易注銷條件的企業(yè)在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廣西)《簡易注銷公告》專欄填寫并向社會公告相關信息即可,不用登報。
- **適用條件角度**:簡易注銷適用于未開展經(jīng)營活動、無債權債務或已將債權債務清算完結的企業(yè)。這類企業(yè)的債權債務關系簡單或不存在,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公示20天,足以讓相關利益方知曉企業(yè)注銷事宜并提出異議,無需通過登報來擴大公告范圍。
不過,如果企業(yè)不符合簡易注銷條件,比如被列入企業(yè)經(jīng)營異常名錄、存在股權被凍結等情形,不能走簡易注銷程序,而需按普通注銷程序辦理,就可能涉及登報公告等步驟。
企業(yè)簡易注銷公示期內有人提出異議,可按以下步驟處理:
1. **異議方操作**
- **提交異議申請**:異議方應及時向相關登記機關提出書面異議申請,明確指出異議的理由和依據(jù),同時提交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債權債務未清的證據(jù)、合同未履行完畢的證明、存在法律糾紛的法律文書等。
2. **登記機關操作**
- **初步審查**:登記機關收到申請后,會對異議進行初步審查,核實相關信息,判斷異議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材料是否等。
- **通知企業(yè)**:登記機關會通知被異議的企業(yè),要求其在規(guī)定時間內作出說明或提供相關證據(jù)。
3. **被異議企業(yè)操作**
- **提供說明和證據(jù)**:企業(yè)應積極配合,在規(guī)定時間內如實提供相關情況和材料,對異議內容進行解釋和說明,例如提供債務已清償?shù)淖C明、合同已履行的證據(jù)等。
- **與異議方溝通協(xié)商**:企業(yè)可主動與異議方進行溝通,了解其具體訴求,嘗試協(xié)商解決問題,如達成債務清償協(xié)議、就合同履行問題達成新的共識等。若因誤解導致異議,企業(yè)可向異議方詳細解釋情況,消除誤解。
4. **登記機關后續(xù)處理**
- **核實與判斷**:登記機關對雙方提供的材料和說明進行全面核實和判斷,確定異議是否成立。
- **根據(jù)結果處理**:如果異議成立,登記機關將終止簡易注銷程序,企業(yè)只能按照一般注銷程序辦理;如果異議不成立,登記機關將繼續(xù)推進簡易注銷程序。
5. **后續(xù)法律途徑**
- **申請復議或訴訟**:如果對登記機關的處理結果不服,異議方或被異議企業(yè)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公司注銷的費用因公司的具體情況而異,主要分為自己辦理和委托代理機構辦理兩種方式,以下是詳細介紹:
1. **自己辦理**:
- **公告費用**:普通注銷需要在報紙上刊登注銷公告,費用一般在幾百元左右,具體金額因報紙的級別和影響力而異,地方報紙相對便宜,全國性報紙費用較高。簡易注銷通過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公示,無需支付公告費。
- **稅務注銷費用**:如果公司稅務正常,沒有欠稅、逾期申報等問題,稅務注銷不需要額外費用。但如果存在稅務異常,比如有未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罰款等,需要先補繳稅款和滯納金、繳納罰款,費用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
- **工商注銷費用**:工商注銷本身一般不收取費用,但如果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丟失、公章?lián)p壞等,需要補辦相關證照和印章,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費用,補辦營業(yè)執(zhí)照可能需要幾十元,刻制公章費用大概在幾百元。
- **其他費用**:在注銷過程中可能還會產(chǎn)生一些其他費用,比如銀行賬戶注銷可能會有賬戶管理費、年費等未結清,需要補繳;如果公司有社保賬戶,也需要辦理社保賬戶注銷,可能涉及到社保欠費補繳等情況。自己辦理公司注銷,在公司情況正常的情況下,費用相對較低,可能只需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但如果存在稅務、工商等異常情況,費用會相應增加。
2. **委托代理機構辦理**:
- **簡易注銷**:如果公司符合簡易注銷條件,且沒有異常情況,代理機構收取的費用相對較低,一般在2000-5000元左右。
- **普通注銷**:如果公司需要進行普通注銷,且公司規(guī)模較大、賬務復雜、存在稅務或工商異常等情況,代理機構的收費會較高,可能在5000元以上,甚至上萬元。例如,公司存在長期未申報、稅務稽查等問題,代理機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費用也會相應增加。
公司注銷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在注銷前可以對公司情況進行全面梳理,評估可能產(chǎn)生的費用,以便做好預算。
稅務注銷辦理完畢后,還需要辦理以下注銷手續(xù):
### 工商注銷
- **準備材料**:提交注銷申請書、股東會決議、清算報告、營業(yè)執(zhí)照正副本等相關文件。
- **提交申請**:將準備好的材料提交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 **審核與注銷**:工商部門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如無問題則予以注銷,并發(fā)放注銷通知書。
### 社保和公積金賬戶注銷
- **社保注銷**:攜帶社保登記證、法人身份證等材料,前往當?shù)厣绫=?jīng)辦機構辦理社保賬戶注銷手續(xù),結清社保費用,確保員工的社保關系妥善處理,避免后續(xù)糾紛。
- **公積金注銷**:準備好公積金登記證、相關證明材料等,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公積金賬戶注銷,結清公積金余額。
### 銀行賬戶注銷
- **準備證件**:攜帶開戶許可證、法人身份證、印鑒卡等相關證件和資料。
- **前往銀行**:到公司的開戶銀行辦理銀行賬戶注銷手續(xù),清理賬戶余額,撤銷賬戶。
### 印章注銷
- **前往地點**:前往公安機關的地點或按照相關規(guī)定,辦理公司印章的注銷手續(xù),如公章、財務章、法人章等,防止印章被濫用。
### 其他相關事項
- **資質證照注銷**:若公司還持有其他相關資質證照,如食品經(jīng)營許可證、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許可證等,也需要到相關主管部門辦理注銷手續(xù)。
- **海關等特殊部門注銷**:如果公司涉及進出口業(yè)務,在海關進行過備案等,還需要到海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xù),以及其他與特定業(yè)務相關的特殊部門的注銷。
為避免分公司負責人在分公司注銷后被追究責任,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規(guī)范經(jīng)營階段
- **依法合規(guī)運營**:分公司應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guī),包括工商、稅務、環(huán)保、勞動等方面的規(guī)定。如依法進行稅務申報和繳納,不偷逃稅款;遵守勞動法規(guī),按時支付員工工資、繳納社保等。
- **完善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分公司的財務、人事、業(yè)務等各項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公司運營有章可循。如制定財務審批流程,防止資金濫用;規(guī)范合同簽訂流程,避免出現(xiàn)合同糾紛。
- **妥善保管文件資料**:妥善保管分公司的各類文件資料,包括合同、財務報表、稅務申報資料、會議紀要等。這些資料是分公司經(jīng)營活動的重要記錄,在注銷后可能成為證明分公司合規(guī)經(jīng)營的關鍵證據(jù)。
### 注銷籌備階段
- **了解法律法規(guī)**:負責人要深入了解分公司注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要求,清楚注銷的條件、程序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責任。可通過咨詢律師、查閱相關法律條文或部門發(fā)布的指南等方式獲取信息。
- **制定詳細計劃**:根據(jù)分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注銷計劃,明確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內容、時間節(jié)點和責任人,確保注銷工作有序進行。
### 清算階段
- **依法成立清算組**:按照法律規(guī)定,在決定注銷分公司后,及時成立清算組,清算組成員應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公正、客觀地開展清算工作。
- **全面清理債權債務**:對分公司的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梳理,通知已知債權人申報債權,并通過報紙公告等方式告知未知債權人。對于債權,要積極進行催收;對于債務,要核實債務金額和真實性,制定合理的清償方案。
- **如實編制清算報告**:清算報告應真實、準確地反映分公司的資產(chǎn)、負債、清算費用、剩余財產(chǎn)分配等情況,不得虛報、瞞報或偽造數(shù)據(jù)。
### 注銷申請及后續(xù)階段
- **提交真實材料**:向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交的注銷申請材料應真實、完整、有效,不得提供虛假文件或隱瞞重要事實。如提交虛假材料,可能導致注銷登記被撤銷,負責人也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 **配合后續(xù)檢查**:分公司注銷后,如相關部門因工作需要進行檢查或調查,負責人應積極配合,如實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
此外,在分公司注銷的整個過程中,建議負責人咨詢的律師、會計師等,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降低法律風險。
公司清算報告不一定需要所有股東簽字,具體情況因公司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
- **有限責任公司**:一般情況下,若公司章程沒有特別約定,清算報告不需要全體股東簽字,但至少需要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并簽字確認。不過在實踐中,部分地區(qū)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能要求全體股東簽字,以確保清算程序的嚴謹性和所有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
- **股份有限公司**:清算報告由股東大會進行確認,通常由股東大會的主持人與出席會議的董事簽字,無需全體股東簽字。
- **國有資公司**:其清算報告由、地方人民或者其授權的本級人民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機構簽署確認,不需要公司股東簽字。
- **特殊情況**:如果是人民法院組織清算的,清算報告由人民法院確認,無需股東簽字。若股東在清算過程中參與了重要決策或對清算事項有明確的意見和確認,股東簽字可作為對清算報告內容的認可或補充,但并非法定。
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