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鞣酸酶
中文別名:單寧酶
英文名稱:Tannase
法定編號:EC 3.1.1.20。
又稱鞣酸酶。
淡黃色至淺棕色無定型粉末或松散有光澤的鱗片狀或海綿狀固體,暴露于空氣中能變黑。無臭,微有特殊氣味,具強烈的澀味,露置光和空氣中色變深。溶于水,易溶乙醇、丙酮和甘油,幾乎不溶于乙醚、苯、氯仿和石油醚。
美國斯福冰茶公司研究認為,在加工速溶紅茶的提取工序之前,將紅茶先用單寧酶和纖維素酶的溶液噴灑,然后將茶葉放入封閉系統(tǒng)中放置一段時間,不僅可提高原料的制取率,增加可溶性物質的含量,而且還能減輕一些苦澀味,增加茶葉的香氣。在綠茶、烏龍茶加工中的應用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加入一定量的單寧酶能降低酯型兒茶素的含量,從而消除夏秋茶的部分苦澀味道。
別名:鞣酸酶;丹寧酶;單寧酯酰水解酶;單寧酶(米曲霉)
CAS號:有
分子式:C76H52O46
酶活力:10萬U/g
含量:99%
級別:食品級
包裝:1*25kg
單寧酶是一種糖蛋白,不同來源的單寧酶其分子量和糖鏈的含量有所差異,酶蛋白由2-8個單體聚合而成,糖基含量由12%到62%不等。不同來源的單寧酶溫度和pH穩(wěn)定性不同:適溫度較高的50-60℃,一般在30-40℃之間,熱穩(wěn)定范圍在60-70℃以下;來源于真菌和植物的單寧酶的適pH一般為4.0-6.0,pH穩(wěn)定性范圍一般是3.0-7.0之間,細菌單寧酶的適pH一般偏中性。
現(xiàn)在中國酶制劑產品已經(jīng)更新?lián)Q代,主要包括以下9大類:糖化酶、淀粉酶、纖維素酶、蛋白酶、植酸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飼用復合酶、啤酒復合酶等 [3] 。其中,糖化酶、淀粉酶、植酸酶產量過萬噸;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所占比例較小,但增長較快。中國酶制劑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淀粉糖工業(yè)、啤酒工業(yè)、燃料酒精工業(yè)、酒與飲料工業(yè)、飼料工業(yè)、紡織工業(yè)、制藥工業(yè)、造紙工業(yè)、精細化工工業(yè)、洗滌劑工業(yè)、皮革工業(yè)、焙烤工業(yè)、乳制品工業(yè)、石油工業(yè)等。酶制劑產業(yè)在中國正逐步成為立行業(yè),促進了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