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 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加有抗氧化、極壓、防銹防腐添加劑,潤滑性能良好。 適用于各種低、中速高負荷的正齒輪、螺旋、錐齒輪、鏈輪,蝸輪及懸空部件等。 不適用于新安裝未跑合的齒輪,因不能帶走跑合過程中的產生的物質。
在減速機內的用量可略多于原潤滑油的用量。以埋住2一3個齒為宜。用量過少可能降低潤滑效果,用量過多可能減少散熱空間,均有可能引起減速機溫升增高。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可調整半流體潤滑脂的用量,同時可適當加大散熱孔。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溫升可自動降低。
該脂只有在減速機內使用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不宜用于軸承潤滑。更不能將其和潤滑膏共用于軸承內。否則,既起不到密封作用,還有可能使?jié)櫥透嘟Y癡,引起軸承發(fā)熱。
在煤礦井下使用,基本不必添加半流體潤滑脂。因此,不要輕易打開減速機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如果打開機蓋,則應采取必要的防污措施,以免掉入石塊、工具、以及其他尖利硬物。否則將會劃傷齒面,甚至打壞齒面。
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輔助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Roab)。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A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礎油中的理想組分是支鏈烷烴( 異構烷烴) 和帶有長烷基側鏈的單環(huán)環(huán)烷烴,非理想組分則是稠環(huán)芳烴和稠環(huán)環(huán)烷烴。傳統的溶劑精制工藝是選擇性地抽提脫除低黏度指數的多環(huán)烴類及其它雜環(huán)化合物( 如硫、氮化合物,膠質等) ,從而提高油品的黏度指數,使顏色和抗氧化安定性得到改善,這種物理分離的方法只能保留原料中原有的理想組分,基礎油收率、黏度指數和其它性能的改善有限。潤滑油加氫處理則是通過深度加氫轉化的方法,使多環(huán)烴類變?yōu)槔硐虢M分,同時幾乎完全脫除雜環(huán)化合物,因而基礎油收率高、油品各項質量指標的改善更加明顯。
加氫處理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主要有:①脫除雜環(huán)化合物;②芳烴飽和,環(huán)烷烴開環(huán)及異構化,這種反應是提高黏度指數主要的反應;③正構烷烴或低分支異構烷烴臨氫異構化為高分支異構烷烴;④烷烴的加氫裂化以及帶有長烷基側鏈環(huán)烷烴的加氫脫烷基反應。這類反應將導致輕油的產生,使基礎油收率降低。項是有利于反應,第四項是需要抑制的反應。
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對于生產、運輸和使用都有重要意義。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相反,在氣溫較高的地區(qū)則沒有必要使用凝點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說來,潤滑油的凝點應比使用環(huán)境的低溫度低5~7℃。但是特別還要提及的是,在選用低溫的潤滑油時,應結合油品的凝點、低溫粘度及粘溫特性全面考慮。因為低凝點的油品,其低溫粘度和粘溫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